时间: 2025-04-30 18: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0:25
立秋前九日大雨凉甚二首 其一
作者: 陆游〔宋代〕
天暑正三伏,雨来俄九秋。
寒声入檐户,爽气袭巾褠。
山色凝深黛,溪流战怒虬。
身轻更何苦,处处可闲游。
在暑气正浓的三伏天,突然来了阵大雨,仿佛已是九月的秋天。寒冷的声音透过檐口,清爽的气息袭来,令人感到舒适。远处的山色如浓墨般深沉,溪水奔腾如怒龙般激烈。身心轻松,何必再感到苦恼,四处都可以悠闲游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与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密切相关,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锐感知。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柔婉细腻,特别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立秋前,正值暑气未退,诗人通过描写突如其来的大雨,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清凉气候的享受。此时社会动荡,陆游的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立秋前夕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热爱。开篇“天暑正三伏,雨来俄九秋”,通过对比,强调了大雨带来的清凉与秋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诗中“寒声入檐户,爽气袭巾褠”,描绘了雨声和凉风的感受,仿佛让读者亲临其境,体会到秋意渐浓的清新。
进一步的意象如“山色凝深黛”,展现了大雨后的山色与溪流的结合,深沉而富有生机。最后一句“身轻更何苦,处处可闲游”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闲适的心态,诗人似乎在呼唤人们放下烦恼,享受自然的美好。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烦恼的超然,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宁静和闲适的心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暑正三伏”中“三伏”指的是:
A. 三个节气
B. 三十天的暑期
C. 三个季节
“寒声入檐户”中的“寒声”是指:
A. 风声
B. 雨声
C. 雪声
整首诗表达的心情是:
A. 忧愁
B. 洒脱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游的《立秋前九日大雨凉甚二首 其一》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前者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生活的淡泊,后者则充满了豪情与壮志,展示了不同的气质与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