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13
僧影
作者: 韩偓〔唐代〕
山色依然僧已亡,
竹间疏磬隔残阳。
智灯已灭馀空烬,
犹自光明照十方。
全诗翻译:
山中的景色依旧,然而那位僧人已经去世;
竹林间的空灵磬声,隔着残阳的余晖。
智慧的灯火已经熄灭,留下的只是空烬;
然而这微弱的光明,仍然照耀着四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偓(约787-849年),字君复,号文卿,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作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僧人去世之后,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对僧人遗留影响的思索,表现出对生命的感叹和对智慧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山色与僧人影子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智慧的永恒。首句“山色依然僧已亡”直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山依旧静谧,而人已去世,给人以强烈的时间感和孤独感。接下来的“竹间疏磬隔残阳”则通过描绘竹林间的磬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僧人曾经的存在。
“智灯已灭馀空烬”进一步引入智慧的主题,智慧的灯火熄灭,意味着对真理的追求和领悟的消散,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哀悼,更是对智慧与真理的惋惜。然而最后一句“犹自光明照十方”则带来一丝希望,尽管灯火已灭,但智慧的光芒并未完全消失,它仍然照耀着四方,象征着即使在死亡之后,真理和智慧依然存在于世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韩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智慧的永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智慧与真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自然的美丽
C. 战争的悲惨
D. 爱情的甜蜜
“智灯已灭”中的“智灯”象征什么?
A. 知识的消失
B. 生活的艰辛
C. 智慧的追求
D. 友情的灭亡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哀伤与思索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