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1
安贫
作者: 韩偓 〔唐代〕
手风慵展一行书,
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
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
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
未知谁拟试齐竽。
手指懒得展开一行书法,
眼睛昏暗不再寻找九局棋盘。
窗外阳光照耀,犹如野马奔腾,
桌上竹管长长,像蒲草一样。
谋划生计的能力太拙劣,安于贫穷就像蛇足一样多余,
报效国家的风险曾经去捋虎须。
世上可能无人懂得我的心思,
不知谁打算来试试齐奏乐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偓(约768年—约850年),字景仁,号景山,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安贫》成诗之时,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安贫的态度反映了他个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出不以物质富裕为重的思想。
《安贫》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情感与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贫乏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勾勒出诗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与无奈,仿佛在说即使身处贫困,仍然不愿放弃内心的追求。而后面的意象如“窗里日光飞野马”则象征着自由与生命力,尽管物质匮乏,但内心依然向往生机与活力。诗人以“安蛇足”自嘲,表明他对生活的认知,认为安于贫困并不丢人,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智慧选择。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矛盾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基调。这样的情感在唐诗中并不多见,使得《安贫》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对安贫生活的反思与接受,表现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不屑与对内心追求的坚持,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韩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元代
“安蛇足”指的是:
A. 安于贫困
B. 多余的东西
C. 勇敢冒险
“窗里日光飞野马”的意思是:
A. 阳光明亮
B. 生活贫困
C. 追求艺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韩偓的《安贫》更加强调对内心的追求与对物质的淡泊,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与人的和谐,二者虽同为田园诗,却各具风格,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