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9:47
看群芳代谢,占断春光,婪尾连畦。
过草桥南望,恐扬州盛日,无此华滋。
向时祖园王墅,芜废属场师。
问碧玉谁家,销魂值得,留视图诗。
噫嘻。驻车处,忍千梢茧栗,卖与凡厮。
岁岁兵尘里,恁轮蹄交遝,虐甚风姨。
永随洛花先后,名品旧京遣。
奈短发羞簪,还怜欲插无古瓷。
看着百花凋零,春光似乎都被占断,连绵的花畦也显得无精打采。
越过草桥向南望去,恐怕在扬州的盛夏,也没有这样的华丽滋味。
曾经的祖园王墅,如今荒芜不堪,成了场地的废墟。
问道碧玉是谁家的,真是让人销魂,值得停下来看诗图。
唉,驻车的地方,忍不住想要千枝茧栗,和凡人交易。
年年在战火中,车轮的辗转交错,受尽风的折磨。
永远随洛阳花的盛衰而变,旧京的名品已不再。
可惜短发不敢插簪,还怜惜想要佩戴的古瓷。
陈宝琛(1828-1896),字少白,号惟庵,清代诗人、书法家,擅长写诗和书法。他的作品多表现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常带有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丰台游玩时的感怀。丰台的芍药盛开,激起了他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忆旧游 丰台芍药》通过描绘丰台的芍药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即以“看群芳代谢”引入,展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花卉凋零,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中对扬州的提及,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美好,诗人似乎在对比丰台的现实与扬州的盛景,感受到一种失落感。
“问碧玉谁家,销魂值得”一句,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诗人驻车一处,似乎在感叹生活的琐碎与无奈,年年在战火中,车轮辗转,风雨飘摇,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残酷。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芍药象征着美丽与短暂,而“短发羞簪”则表现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呈现出对过去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丰台芍药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提及的“扬州盛日”象征什么?
“短发羞簪”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