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1:27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禦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盛夏时节,身心俱病却又寻求闲适的情景。
穿着清凉的蕉叶衣,手扶着瘦弱的竹杖,站在栏杆上诵读经文,闲庭信步,药香环绕。傍晚的槿花在无风中悄然凋落,秋虫在此时开始鸣叫,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尽管身体不适,我仍旧想要放松身心,享受此刻的宁静与美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诵经”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诗人对宗教的尊重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以“乐天派”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个人身体逐渐衰弱,但其内心依旧渴望闲适与宁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偶咏》这首诗呈现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氛围,诗人以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在身体不适时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两句以“禦热”和“扶羸”描绘了盛夏的酷热与身体的虚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通过“诵经”和“散药”展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与生活状态,既有宗教的寄托,也有对健康的关注。
后两句“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则以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槿花的凋落与秋虫的鸣叫,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隐含着人生的无常。最后“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一句,诗人坦然面对病痛,展现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强调即使在病痛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淡定,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即使身处病痛与困扰中,依然能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白居易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心态的平和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偶咏》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蕉衣”是什么材质的衣服?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在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白居易的《偶咏》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健康的追求,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衰与民生的疾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偶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