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9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
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
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黄昏时分,函关的道路上,凉风习习,社日的天空显得格外明朗。
青色的岩石上刚刚飞来了燕子,红色的树木似乎快要没有蝉鸣了。
我愁苦地站在驿楼上,厌倦了行走在官道前。
秋天的萧条让我心情苦闷,渐渐接近二毛年(指岁末)。
“社日”是古代农耕社会对土地神的祭祀活动,表明诗人在此时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感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著称,关心社会民生,写了大量的乐府诗。
《社日关路作》创作于秋天,诗人可能是在一次出行途中,经过函关时所作。此时,他对秋季的萧条与旅途的疲惫感到深深的愁苦。
《社日关路作》通过对晚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孤独。开篇“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使用了对比手法,既展现了美丽的秋天,又暗含了诗人心中无奈的情绪。接着,通过“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燕子归来是春天的象征,而红树无蝉则暗示秋天的萧瑟与凋零。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旅途的厌倦与对生活的无奈,愁苦的情绪在此达到高潮。最后一句“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则是对未来的感悟,二毛年指岁末,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苦短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秋天的感慨,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思,情感沉郁而富有哲理。
诗中提到的“青岩新有燕”意指什么?
a) 燕子归来
b) 燕子离去
c) 燕子不会回来
“愁立驿楼上”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厌倦与愁苦
c) 激动
“渐近二毛年”中,二毛年指什么?
a) 新年
b) 岁末
c) 春天
与白居易的《社日关路作》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的思考。白居易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兴亡与民生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