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38
小重山
作者: 吴潜 〔宋代〕
溪上秋来晚更宜。
夕阳西下处,碧云堆。
谁家舟子采莲归。
双白鹭,惊起背人飞。
烟水渐凄迷。
渔灯三数点,乍明时。
西风一阵白苹湄。
凝伫久,心事有谁知。
在溪边,秋天到了,傍晚的景色更显得宜人。
夕阳西沉的地方,碧蓝的云朵堆积在一起。
不知哪个渔夫正驾着小舟,采摘莲花归来。
双双白鹭,惊飞了岸边的人。
烟雾弥漫,水面渐显凄迷之感。
渔火点点,偶尔闪烁着光明。
西风吹来,白色的苹草在水边摇曳。
我凝视着这幅景象,久久不动,心中的烦恼又有谁能知道呢?
吴潜,字仲明,号小重山,生活在宋代,生平不详。吴潜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小重山》是吴潜在某个秋日黄昏时分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晚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绪。诗作背景或与当时社会动荡、个人遭遇有关,使得诗人更显得感伤。
《小重山》以溪边秋天的晚景为背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夕阳西下”“碧云堆”等意象,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尤其是“谁家舟子采莲归”一句,勾起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渔夫的归来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疏离感。
诗中“烟水渐凄迷”一句,传达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忧伤。而“渔灯三数点”则在这片凄迷的景象中,点亮了希望的光芒,既是对生活的期盼,也暗示着心灵的渴望。在最后一联中,诗人将自己的心事与周围景象相结合,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和情感的张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晚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无奈。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潜
D) 白居易
“双白鹭,惊起背人飞”中的“惊起”是什么意思?
A) 飞起
B) 着陆
C) 休息
D) 游玩
“渔灯三数点,乍明时”中“乍”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突然
B) 缓慢
C) 稍微
D) 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