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用喜雨韵三首》

时间: 2025-04-26 01:51:47

诗句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

留滞又烦已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夸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1:47

原文展示:

九用喜雨韵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家乡千里隔千岑,
想见飞鸣鹤在阴。
留滞又烦已寄檄,
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夸斋静香凝寝,
但觉檐高响发砧。
若把悲愁情绪较,
蚤秋不似暮秋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远离故乡的环境中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人隔着千山万水,心中渴望见到飞翔的鹤在阴云之中。虽然寄托了思念的信件,但仍感到无比烦恼。如今能通过竹子传来的音信,平安是值得庆幸的。虽然夸赞自己的居所静谧,香气四溢,却只感到屋檐之上声音的锤声。若是把内心的悲愁和情绪进行比较,早秋的情感远不如深秋来得沉重。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岑:千山,形容距离遥远。
  • 飞鸣鹤:期盼的象征,表示对自由和故乡的向往。
  • 留滞:停留,逗留不前。
  • 寄檄:寄送的信件。
  • 竹传音:通过竹子传递音信,竹子象征着清雅和通透。
  • 谩夸:虚情假意的夸赞。
  • 静香:安静而香气四溢的环境。
  • 檐高响发砧:檐下的声音,表达一种生活的宁静。
  • 悲愁情绪:指内心的忧伤与烦恼。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飞鸣鹤”常用于古诗中象征追求自由与高洁的理想,鹤也象征着长寿与高雅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尤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环境,情感细腻,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许多文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此诗即反映了作者在远离故乡时的情感波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从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诗的开头通过“千里隔千岑”表现出遥远的距离,紧接着以“想见飞鸣鹤在阴”表达了对自由与高洁的向往。诗人在此处不仅思念故乡,也渴望那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随着诗的深入,留滞与烦恼交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无奈与焦虑。信件的寄送虽是传递情感的方式,却也难以消弭内心的烦闷。诗人自嘲“谩夸斋静香凝寝”,表面上夸赞环境的幽静,实际上却是在掩饰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最后两句“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更是将情绪推向高峰,淡淡地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早秋的情感虽轻,但与深秋的沉重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季节变化与内心感受的微妙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乡千里隔千岑:表达与故乡的遥远,感受到的孤独感。
  • 想见飞鸣鹤在阴:渴望看到象征自由的鹤,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 留滞又烦已寄檄:停留在此感到烦恼,寄信却难以传达内心的苦楚。
  • 平安且幸竹传音:虽有竹子传来的音信,内心依旧感到不安。
  • 谩夸斋静香凝寝:自我安慰的夸赞,掩盖内心的孤独。
  • 但觉檐高响发砧:生活的琐碎声响映衬出内心的空虚。
  • 若把悲愁情绪较:思考内心的情绪与悲愁的深度。
  • 蚤秋不似暮秋深:早秋的情感轻松,而深秋则显得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鸣鹤”象征自由与高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竹子传音,赋予竹子传递情感的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孤独与渴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岑:象征遥远与隔绝,传递出一种无法跨越的距离感。
  • 飞鸣鹤:象征自由与理想,表达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 竹传音:竹子传递信息,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静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早秋与暮秋的对比,表现时间变化对情感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鸣鹤”象征什么?
    A. 家乡
    B. 自由与理想
    C. 孤独

  2. 诗人为何感到烦恼?
    A. 因为寄送的信件
    B. 因为环境的嘈杂
    C. 因为对家乡的思念

  3. 诗的最后一句“蚤秋不似暮秋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早秋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深秋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思念亲人的情感,与本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的《九用喜雨韵三首》和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吴潜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吴潜诗文集》
  • 《诗经与汉乐府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东风依旧 清平乐 清平乐 林植斋属题雅歌集二十年纪念册子 清平乐 其十四 清平乐 水仙花 清平乐 寄玳梁 清平乐 湖帆写松竹两帧见赠,客索松去,赋此题记 清平乐 清平乐 其二 清平乐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共枝别干 苍蝇附骥尾 新题 淋漓痛快 竹字头的字 包含牍的成语 临开头的成语 巨积 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淫言狎语 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字字珠玉 踏营 魂颠梦倒 聿字旁的字 山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