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1:47
九用喜雨韵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家乡千里隔千岑,
想见飞鸣鹤在阴。
留滞又烦已寄檄,
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夸斋静香凝寝,
但觉檐高响发砧。
若把悲愁情绪较,
蚤秋不似暮秋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远离故乡的环境中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人隔着千山万水,心中渴望见到飞翔的鹤在阴云之中。虽然寄托了思念的信件,但仍感到无比烦恼。如今能通过竹子传来的音信,平安是值得庆幸的。虽然夸赞自己的居所静谧,香气四溢,却只感到屋檐之上声音的锤声。若是把内心的悲愁和情绪进行比较,早秋的情感远不如深秋来得沉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飞鸣鹤”常用于古诗中象征追求自由与高洁的理想,鹤也象征着长寿与高雅的品德。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尤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环境,情感细腻,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许多文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此诗即反映了作者在远离故乡时的情感波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从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诗的开头通过“千里隔千岑”表现出遥远的距离,紧接着以“想见飞鸣鹤在阴”表达了对自由与高洁的向往。诗人在此处不仅思念故乡,也渴望那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随着诗的深入,留滞与烦恼交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无奈与焦虑。信件的寄送虽是传递情感的方式,却也难以消弭内心的烦闷。诗人自嘲“谩夸斋静香凝寝”,表面上夸赞环境的幽静,实际上却是在掩饰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最后两句“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更是将情绪推向高峰,淡淡地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早秋的情感虽轻,但与深秋的沉重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季节变化与内心感受的微妙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孤独与渴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鸣鹤”象征什么?
A. 家乡
B. 自由与理想
C. 孤独
诗人为何感到烦恼?
A. 因为寄送的信件
B. 因为环境的嘈杂
C. 因为对家乡的思念
诗的最后一句“蚤秋不似暮秋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早秋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深秋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