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4:26
赠茅山高拾遗
作者:许浑
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
山斋留客扫红叶,野艇送僧披绿莎。
长覆旧图棋势尽,遍添新品药名多。
云中黄鹄日千里,自宿自飞无网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秋季归来后的情景。他在狩猎归来时,唱着华丽的歌声,大茅山的影子映在秋水之中。山中的书斋留住了客人,一起扫落的红叶;而小船则送走了和尚,和尚的身上披着绿草。棋局上的旧图已然被覆盖,新的药名不断增添。空中飞翔的黄鹄,悠然自得,飞向千里之外,自在地飞翔,不受任何网罗的束缚。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0年-835年),唐代诗人,字子文,号雅望,生于今陕西省。许浑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赠茅山高拾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茅山的生活体验与对自然的感悟。此时的社会动荡与诗人的隐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绝句,四句之间各有其独特的意象与情感。诗的开头通过“谏猎归来绮季歌”描绘了一个狩猎归来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欢快的气氛。大茅峰的影子映在秋波中,给人以深刻的自然美感,突出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山斋的宁静与清雅,客人与和尚在自然中和谐相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尤其是“扫红叶”与“披绿莎”的描写,充满了秋天的气息,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哲理的思考,棋局的结束与新药名的增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知识的积累。黄鹄的飞翔则是对自由的一种追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我解放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理解,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在唐诗中尤为常见,许浑的作品也因此而显得尤为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隐逸生活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反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物
B. 山中的书斋
C. 一种乐器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崇尚与向往
C. 恐惧
“云中黄鹄”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约定
C.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比较,二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注重自然的静谧,而许浑则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人际关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