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09
伤虞将军(一作伤河东虞押衙)
作者:许浑 〔唐代〕
白首从军未有名,
近将孤剑到江城。
巴童戍久能番语,
胡马调多解汉行。
对雪夜穷黄石略,
望云秋计黑山程。
可怜身死家犹远,
汴水东流无哭声。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年长的将军在军旅生涯中的孤独与无奈。他白头发苍苍,却未曾在战场上赢得名声,即将孤身一人带着剑到达江城。长时间驻守边疆的巴人孩子们能说一些外族的语言,而胡地的马儿也能适应汉人的行军方式。在雪夜里,他感到无处可去,仿佛在黄石山上迷失了方向;而望向秋天的云朵,他又感到前途渺茫,似乎黑山的路途漫长而艰难。可悲的是,虽然身死他乡,但他的家依然遥远,汴水东流却没有人来为他哭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浑(约788年-约865年),字子渊,唐代诗人,号浑天子,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英雄和边塞生活为主题,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将士的同情。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许浑以将军的视角,反映了士兵在战斗中的孤独与无助,表达了对他们命运的关注。
《伤虞将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索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年长将军的境遇,深刻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孤独和无奈。诗的开头以“白首从军未有名”引入,迅速强调了这位将军的年纪和无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诗人通过“近将孤剑到江城”展现了将军的孤独与无助,似乎在暗示他即将面对的命运。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边疆的生活,巴童会说外族语言,胡马也能适应汉人的行军方式,这反映了将军在异乡的孤立无援。而“对雪夜穷黄石略,望云秋计黑山程”则进一步突显出将军在极端环境下的迷茫,既感受到自然的严酷,也隐喻着他对未来的无望。
最后两句“可怜身死家犹远,汴水东流无哭声”则是全诗的高潮,深切表达了将军在外战死的凄凉,虽然身死异乡,但故乡的亲人却无从得知,令人痛心。这种情感的传递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悲惨与无情,也让人深思人生命运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边疆将军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命运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首从军”的意思是:
a) 年轻的士兵
b) 年老的将军
c) 远方的故乡
“可怜身死家犹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孤独的无奈
c) 对家乡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汴水”象征着:
a) 生命的流逝
b) 对故乡的思念
c) 血腥的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许浑的《伤虞将军》与王之涣的《凉州词》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生活与士兵的悲壮,但《伤虞将军》更加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而《凉州词》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