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53
冶城暮。见衰草连波,晚花萦雾。指垂杨深岸,重寻六朝路。书生莫问兴亡事,冷笑兰成赋。只当年,璧月琼枝,竟归何处。休觅欢游侣。怅故苑荒凉,怨歌愁舞。断粉零香,都逐寒潮去。画船不向秦淮泊,寂寞空烟浦。最伤心,桃叶渡头秋雨。
在冶城的黄昏时分,看到衰败的草丛与波澜相连,晚间的花朵在雾中缭绕。我指向深岸的垂柳,重温六朝的旧路。书生不要再问兴亡的事情,冷笑着对兰亭赋感到无趣。只不过当年那璧月和琼枝,究竟归向何方?不要再寻觅欢游的伴侣。惆怅于故园的荒凉,怨歌与愁舞交织。断落的粉香,都随寒潮而去。画船不再停泊于秦淮,寂寞的烟波空荡荡。最令人伤心的是,桃叶渡头的秋雨。
史承谦,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创作,风格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见称。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悟和对逝去年华的惋惜。
《探芳讯》是一首充满愁绪的古诗,诗人在冶城的黄昏中,感受到草木的凋零和往昔的辉煌,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惆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衰草连波”、“晚花萦雾”,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凋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特别是“书生莫问兴亡事,冷笑兰成赋”,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无奈与冷漠,显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在“只当年,璧月琼枝,竟归何处”的反复追问中,诗人无意间流露出对美好回忆的渴望与失落,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深感共鸣。最后,随着“最伤心,桃叶渡头秋雨”的结尾,诗人将个人感情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切的忧伤,令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悠远动人。
整首诗抒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六朝”时期是指哪几个朝代?
“书生莫问兴亡事”中“书生”指的是?
诗中“桃叶渡头秋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史承谦的《探芳讯》在情感上更为细腻,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通过景物传达出一种豁达的心境。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