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0:46
芳树杂花红,群莺乱晓空。
声分折杨吹,娇韵落梅风。
写啭清弦里,迁乔暗木中。
友生若可冀,幽谷响还通。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花朵盛开,红色的花点缀在芳香的树木上,群莺在清晨的天空中翩翩起舞。鸟声如同折杨的乐器,悠扬动听,仿佛在梅花的风中轻轻飘落。鸣叫的声音在清澈的弦乐中回荡,栖息在隐秘的树木之间。若有朋友能够相聚,幽谷的回音自然会传来。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和鸟鸣,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唐代诗人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李峤(约701年-758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言诗,作品多以自然和人情为主题,风格清新秀丽。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早晨,诗人游历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之美,激发了他对友人相聚的渴望。
《莺》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开头“芳树杂花红”便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花树相互交融,色彩鲜艳,展现出春天的繁荣。接着,群莺在清晨的天空中飞舞,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春天的活力和朝气。
“声分折杨吹,娇韵落梅风”一句,诗人将鸟鸣与乐器相提并论,巧妙地将自然声与音乐结合,展现出鸟鸣的动听和春风的柔和。这种比喻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妙,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音韵的赞美。
最后两句“友生若可冀,幽谷响还通”则引申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与期待。春天的美景让他更加渴望与朋友相聚,分享这份宁静与快乐。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诗中提到的“群莺”在做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表现在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