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43
凤出秦郊迥,鹑飞楚塞空。
苍梧云影去,涿鹿雾光通。
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
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凤凰从秦地高飞而出,鹑鸟在楚地的天空中飞翔。苍梧山的云影渐渐远去,涿鹿的雾光透过了层层云雾。草木渐渐变得暗淡,少有绿意,鲜花却在蜀地里明艳绽放。谁说那些用木版筑墙的工匠,依然生活在傅岩的深处呢?
李峤(约684年-742年),字君复,号天池,唐代诗人,官至右卫大将军,因其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颇具个人特色。
《野》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平凡生活的思考,反映了时代的困惑与人心向往。
李峤的《野》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融。诗的开头通过“凤出秦郊”和“鹑飞楚塞”的对比,描绘出一种高远与渺小的反差,既有对高贵理想的追求,也有对平凡生活的思索。接着,诗人提到“苍梧云影”和“涿鹿雾光”,暗示着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社会现实的隔离,造成一种无奈的对比。
在后两句中,“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则以色彩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尽管生活中有阴暗的部分,但仍有美丽的花朵绽放,让人感到振奋与鼓舞。最后一句“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则是对平凡人的深刻反思,虽然身处困境,但心中仍有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通过对比与反衬,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既有个人的情感倾诉,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人们仍应怀有追求理想的勇气与希望。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而李峤的《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