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9:47
墨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这首诗描绘了墨的来源和特性。长安地区出产的石炭是制作墨的原料,而上党地区则以松木为原料。画笔落下,飞虫绕着画作飞舞,墨水的滋润更显深厚。丝绸容易被墨染上颜色,而叠加的白色则依然沉重。诗人提到张芝的书法,希望能在书池中见到他的临摹作品。
作者介绍:李峤,唐代诗人,字常之,号子云,生于公元701年,卒年不详。李峤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唐代,正值文人书法风气兴盛的时期。诗中对墨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的繁荣。
《墨》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墨的来源、特性及其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诗的开篇从长安的石炭说起,强调了墨的原料,接着提及上党地区的松心,暗示了制作墨的工艺之精巧。随后,描绘了画笔初落时的情景,生动而形象。诗中提到“悲丝光易染”,不仅表达了墨的特性,更引发人对丝绸与墨的关系的思考,隐含了对书法艺术的尊重与追求。而最后一联“别有张芝学”,则直接将书法艺术与张芝的名作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古代书法大家的敬仰与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墨的特性,诗人传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对前人技艺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墨》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张芝”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诗中“长安分石炭”描述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