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53
中秋对月
作者: 曹松 〔唐代〕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在这个无云的秋天,正值三五的日子,
大家一起欣赏着月亮的圆盘映照在海的边际。
直到天边的尽头,
却发现那明亮的月光从未私自照耀过任何一个家庭。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之际,适逢人们团圆赏月的传统,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同赏的人的一种情感寄托。
《中秋对月》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中秋节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没有繁杂的修饰,简单的字句却充满了深情。在无云的夜空中,明亮的月光洒在海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意境。诗人通过“共看蟾盘”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在这一特殊时刻的团聚感,彰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同时,诗的最后一句“不曾私照一人家”则有更深的哲学含义。月亮的光辉是无私的,它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却没有偏向任何一个家庭,象征着大自然的公正与无私。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也表达了一种人们对团圆但又感到孤独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令人沉思,展现了曹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中秋节团圆的期盼、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蟾盘”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星星
B. 月亮
C. 太阳
D. 风
诗中“共看蟾盘”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孤独
B. 团圆
C. 失落
D. 欢乐
“不曾私照一人家”主要强调了什么?
A. 月亮的美丽
B. 月光的无私
C. 人们的团聚
D. 秋天的凉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