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对月》

时间: 2025-05-07 07:10:53

诗句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53

原文展示:

中秋对月
作者: 曹松 〔唐代〕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无云的秋天,正值三五的日子,
大家一起欣赏着月亮的圆盘映照在海的边际。
直到天边的尽头,
却发现那明亮的月光从未私自照耀过任何一个家庭。

注释:

  • 无云:指天空没有云彩,晴朗。
  • 三五:指农历的十五和十六,即中秋节时的月圆之夜。
  • 蟾盘:指月亮,形象地用蟾蜍的盘子来比喻它的圆形。
  • 海涯:海的边际,指海的尽头。
  • 天头天尽处:指天空的尽头,寓意遥远的天际。
  • 不曾私照:没有私自照耀,强调月光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典故解析:

  • 蟾蜍:在中国文化中,月亮常被比作蟾蜍,源于古代神话传说,蟾蜍被认为是月亮的化身。
  •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丰收,诗中恰逢此节,强调赏月的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之际,适逢人们团圆赏月的传统,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同赏的人的一种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中秋对月》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中秋节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没有繁杂的修饰,简单的字句却充满了深情。在无云的夜空中,明亮的月光洒在海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意境。诗人通过“共看蟾盘”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在这一特殊时刻的团聚感,彰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同时,诗的最后一句“不曾私照一人家”则有更深的哲学含义。月亮的光辉是无私的,它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却没有偏向任何一个家庭,象征着大自然的公正与无私。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也表达了一种人们对团圆但又感到孤独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令人沉思,展现了曹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云世界秋三五:描绘了一个清晰无云的秋季夜晚,正值农历十五或十六,暗示中秋节的来临。
    • 共看蟾盘上海涯:表达了人们聚在一起欣赏月亮的情景,突出了团圆的主题。
    • 直到天头天尽处:描绘了月亮的光辉延伸至遥远的天边,象征着广阔与无边。
    • 不曾私照一人家:强调月光的普照与无私,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蟾盘,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中秋节团圆的期盼、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承载了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情感。
  • :象征广阔与深邃,寓意着人们的情感与思想的无限延展。
  • 无云的天空:象征着清澈与宁静,传达了中秋夜的祥和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蟾盘”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星星
    B. 月亮
    C. 太阳
    D. 风

  2. 诗中“共看蟾盘”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孤独
    B. 团圆
    C. 失落
    D. 欢乐

  3. “不曾私照一人家”主要强调了什么?
    A. 月亮的美丽
    B. 月光的无私
    C. 人们的团聚
    D. 秋天的凉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水调歌头》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曹松的《中秋对月》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团圆,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四 劝农呈丘帅 挽俞景梁 答家朝南 其一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秋怀二首 呈同行诸丈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其八 答高才卿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重熙累盛 蛮触之争 吃辣面 厄字旁的字 包含沾的成语 隶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摩顶至足 显授 包含豕的词语有哪些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伯玉知非 玉首 米字旁的字 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湩酪 邪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