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时间: 2025-05-02 12:26:57

诗句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57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作者:贺知章 〔唐代〕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方的学问高深而广博,东边的书院传承着皇家的智慧。天光照耀着武殿,时任的宰相在鸿都聚集。枯萎的树木沾染了皇恩,翱翔的鸟儿在帝王的梧桐上舞动。我们与游子同游,荣华富贵却是从泥泞中走出。三声叹息仿佛承接了汤王的鼎盛,千般欢喜好似接待舜王的盛筵。我的微薄之躯无法回应,只想在蒲草间吟唱。

注释

  • 西学:指西方的学问,暗指博大精深的文化。
  • 圣谟:指圣明的教导或政策。
  • 天光:指阳光,寓意光明和希望。
  • 武殿:指皇宫中的武殿,象征权力中心。
  • 时宰:指当时的宰相。
  • 鸿都:指长安,象征政治中心。
  • 皇泽:皇帝的恩泽。
  • 帝梧:梧桐树,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祥瑞。
  • 泥涂: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汤鼎:指商汤的鼎盛时代。
  • 舜壶:指舜帝的盛世,象征繁荣。
  • 微躯:指自己微薄的身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号紫隐,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翰林学士,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贺知章受命参加张说的宴会时,表达了对张说的赞扬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感慨。宴会的背景是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诗中反映了贺知章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慨的诗。诗中通过对比西方的学问与东方的智慧,展现了贺知章对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尊重。开篇以“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引入,展现了广博的知识与深邃的思想。在描绘权力中心的“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时,诗人将光明与权力结合,寓意着希望和未来。接着以“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描述了在皇恩的滋润下,即便是枯萎的树木也能焕发生机,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富饶。

最后的“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渺小的感慨,虽心有祝愿却无以言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使得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学垂玄览:表示对西方学问的景仰,强调其深邃。
  2. 东堂发圣谟:指东边书院传承圣明的教诲,强调文化的传承。
  3. 天光烛武殿:描绘阳光照耀武殿,象征权力的光辉。
  4. 时宰集鸿都:指宰相在长安聚集,强调政治的中心地位。
  5. 枯朽沾皇泽:即便是枯萎的树木也能沾染皇恩,象征荣华。
  6. 翾飞舞帝梧:鸟儿在帝王梧桐上翱翔,象征祥瑞。
  7. 迹同游汗漫:与游子同游,象征对自由的向往。
  8. 荣是出泥涂:荣华出自艰难,强调奋斗的意义。
  9. 三叹承汤鼎:三声叹息接承汤王的盛世,表达历史的沉重。
  10. 千欢接舜壶:千般欢喜接待舜王,象征繁荣的盛宴。
  11. 微躯不可答:自己的渺小无法回应,表达自谦。
  12. 空欲咏依蒲:想要吟唱却无以言表,表现内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枯朽沾皇泽”将树木的枯萎与皇恩的滋润结合,展现生机。
  • 对仗:诗句间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如“荣是出泥涂,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对自身渺小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学:象征知识和智慧。
  • 圣谟:象征治国理政的智慧。
  • 天光:象征光明与希望。
  • 武殿:政治权力的象征。
  • 鸿都:长安,象征繁荣的政治中心。
  • 枯朽:象征衰败。
  • 翾飞:象征自由与高贵。
  • 泥涂:象征艰难与困苦。
  • 汤鼎、舜壶:象征历史的辉煌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学”主要指什么?

    • A. 东方的学问
    • B. 西方的学问
    • C. 农业知识
    • D. 战争策略
  2. “翾飞舞帝梧”中的“帝梧”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祥瑞
    • C. 贫困
    • D. 自由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哪几点?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 C. 对历史的感慨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贺知章的《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但贺知章更侧重于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的渺小,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苦难与自身的遭遇。两者在风格上均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水平,但主题取向有所不同,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采桑子 秋夜于美国 采桑子 采桑子 宁夏道上,其泉水多苦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 寄四妹二首 其一 采桑子 秋夕 采桑子 读资本论第四卷后赠小李 采桑子·清明后一日作 采桑子 其十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竪 鹿字旁的字 胜利品 留质 子字旁的字 稍房 耳鬓相磨 橄榄球 怜孤惜寡 鼓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六朝脂粉 擿埴冥行 蜂腰鹤膝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