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蔡西山》

时间: 2025-05-07 09:22:19

诗句

鹃叫春林复递诗,雁回霜月忽传悲。

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碍九疑。

早岁力辞公府檄,暮年名与党人碑。

呜呼季子延陵墓,不待鑱辞行可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2:19

原文展示:

哭蔡西山 赵蕃 〔宋代〕

鹃叫春林复递诗,雁回霜月忽传悲。 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碍九疑。 早岁力辞公府檄,暮年名与党人碑。 呜呼季子延陵墓,不待鑱辞行可知。

白话文翻译:

杜鹃在春林中啼叫,我再次传递诗篇,雁群在霜月中归来,突然传来悲伤的消息。 兰花枯萎,蕙草死去,三楚之地令人迷茫,雨天阴暗,云雾昏沉,阻碍了九疑山的视线。 早年我坚决拒绝官府的征召,晚年我的名声却与党人碑相连。 唉,季子啊,延陵的墓地,不需要刻辞,他的行为已足以说明一切。

注释:

字词注释:

  • 鹃叫: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悲伤。
  • 春林:春天的树林。
  • 递诗:传递诗篇,指诗人之间的交流。
  • 雁回:雁群归来,象征季节的变化或消息的传递。
  • 霜月:指秋天或寒冷的月份。
  • 兰枯蕙死: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的消逝。
  • 三楚:古代楚国的三个部分,这里泛指楚地。
  • 雨暗云昏:形容天气阴沉,视野模糊。
  • 九疑:指九疑山,位于湖南,这里可能指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或无法到达的地方。
  • 公府檄:官府的征召文书。
  • 党人碑:指记载党人名字的碑,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名声与某些政治事件相关联。
  • 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以贤德著称。
  • 延陵墓:季札的墓地,位于江苏常州。
  • 鑱辞:刻在墓碑上的文字。

典故解析:

  • 季子延陵墓: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贤公子,他的墓地在延陵(今江苏常州),这里用季札的墓地来比喻诗人的高洁和不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为哀悼友人蔡西山而作,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蔡西山去世后,赵蕃深感悲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杜鹃的啼叫和雁群的归来开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中“兰枯蕙死”和“雨暗云昏”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痛。后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季札的提及,暗示了友人的高尚品质和不朽名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鹃叫春林复递诗,雁回霜月忽传悲。”:杜鹃的啼叫和雁群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消息的传递,但突然传来的悲伤消息,使得这一切都带上了哀伤的色彩。
  2. “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碍九疑。”:兰花和蕙草的枯萎,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三楚之地的迷茫和九疑山的阻碍,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氛围。
  3. “早岁力辞公府檄,暮年名与党人碑。”:早年坚决拒绝官府的征召,晚年名声却与党人碑相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4. “呜呼季子延陵墓,不待鑱辞行可知。”:通过对季札墓地的提及,暗示了友人的高尚品质和不朽名声,不需要刻辞,他的行为已足以说明一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兰枯蕙死”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拟人:如“雨暗云昏”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鹃叫春林”与“雁回霜月”,“兰枯蕙死”与“雨暗云昏”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颂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鹃叫:象征春天的到来或悲伤。
  • 雁回:象征季节的变化或消息的传递。
  • 兰枯蕙死: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雨暗云昏:象征天气阴沉,视野模糊。
  • 季子延陵墓:象征高尚品质和不朽名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兰枯蕙死”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季节的变化 D. 消息的传递

  2. 诗中提到的“季子延陵墓”是指谁的墓地? A. 赵蕃 B. 蔡西山 C. 季札 D. 吴王

  3. 诗中“雨暗云昏”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王维《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赵蕃《哭蔡西山》: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
  • 王维《送别》与赵蕃《哭蔡西山》: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药囊 横塘 归次樊江 初寒晨起 灯下看梅 安仁道中二首 其二 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 浣溪沙·和无咎韵 菖蒲 休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望帝啼鹃 金人缄口 鸾飘凤泊 人字头的字 针缀 边邦 新物 觅柳寻花 置之度外 长驱直进 爿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凤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