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时间: 2025-05-06 02:33:24

诗句

向来三复渭阳诗,羡汝此行亲见之。

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24

原文展示:

向来三复渭阳诗,羡汝此行亲见之。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成父的羡慕和自嘲。诗中,“向来三复渭阳诗”指的是作者多次反复吟诵《渭阳》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羡汝此行亲见之”则是羡慕友人能够亲自体验诗中所描述的情景。最后两句“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则是自嘲,说自己家里空空如也,只有书籍相伴,更显书呆子气。

注释:

  • 向来:一直以来。
  • 三复:多次反复。
  • 渭阳诗:指《渭阳》这首诗,具体内容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首表达深厚情感的诗。
  • 羡汝:羡慕你。
  • 亲见之:亲自见到或体验到。
  • 乃兄:你的兄长,这里指作者自己。
  • 家徒四壁:形容家里非常贫穷,空空如也。
  • 更书痴:更加显得像个书呆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成父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自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与成父同舟到饶分路而别时所作。诗中,赵蕃表达了对成父的羡慕,羡慕他能够亲自体验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同时也自嘲自己家境贫寒,只有书籍相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自嘲。诗中,“向来三复渭阳诗”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渭阳》这首诗的喜爱,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羡汝此行亲见之”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羡慕,羡慕他能够亲自体验诗中所描述的情景。最后两句“若问乃兄何样似,家徒四壁更书痴”则是自嘲,通过“家徒四壁”和“更书痴”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来三复渭阳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渭阳》这首诗的喜爱,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2. 羡汝此行亲见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羡慕,羡慕他能够亲自体验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3. 若问乃兄何样似:这句诗引出了作者对自己的描述,通过“乃兄”这个自称,表达了作者的自嘲。
  4. 家徒四壁更书痴:这句诗通过“家徒四壁”和“更书痴”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家徒四壁”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贫穷生活。
  • 自嘲:通过“更书痴”这个自嘲,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书呆子气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羡慕和自嘲。通过对比友人的经历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家徒四壁:这个意象描绘了作者的贫穷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 更书痴:这个意象描绘了作者的书呆子气,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向来三复渭阳诗”中的“渭阳诗”指的是什么? A. 一首表达深厚情感的诗 B. 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 C. 一首描写战争的诗 答案:A

  2. 诗中“家徒四壁更书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羡慕 B. 对自己的自嘲 C.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风景的感慨,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赵蕃诗集》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秋怀 南乡子 其三 南乡子 其二 南乡子 捣衣 南乡子 再送容若 南乡子 午日 南乡子 与仙品妹话别 南乡子 其六 闺思 南乡子 其三 送金明府归里 南乡子 其一 下第别诸同年出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脱粟布被 米字旁的字 愤不欲生 矛字旁的字 闲言赘语 使相 揭穿 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饱鸱咽 高台厚榭 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除暴安良 风习 异妓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