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4:08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故乡的城池已然荒废,但德行却未曾衰落;每年在中堂上供奉祭祀的椒酒都湿透了。
最近父子之间争夺天下,谁还相信世上有让位的王者呢?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描写故国的荒废,实则反映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尽管故乡的城池已经荒凉,但其德行依然存在,显示出一种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中堂上湿透的椒酒不仅是一种祭祀的象征,也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描述了父子争权的现象,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尔虞我诈和权力斗争。诗人用“不信人间有让王”一语,质疑了理想中的君王应具备的德行,揭示了权力争斗的残酷与冷漠。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思熟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珍视与对权力斗争的不满。
诗中提到的“椒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祭祀用的酒
C) 一种食物
D) 一种花卉
诗中“年年椒奠湿中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友谊的珍惜
“不信人间有让王”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对理想政治的信心
B) 对权力斗争的批判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家庭的重视
陆龟蒙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思考,但陆龟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注重社会现象与历史的沉重感。陆龟蒙的诗作往往带有一种忧伤的个人情怀,而杜甫的诗则更具史诗感,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