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黄龙取经化士》

时间: 2025-04-27 08:40:44

诗句

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似黄龙行路难。

出得尘中一经卷,大千沙界掌中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0:44

原文展示:

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似黄龙行路难。
出得尘中一经卷,大千沙界掌中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取经之路的感慨。驮着经书的白马行走了几万里,但与黄龙相比,行路并不算困难。能够从尘世中获取一卷经书,仿佛可以在手中掌控那大千世界的沙界。

注释:

  • :背负,驮着。
  • :佛教经典,这里指的是取经的经书。
  • 白马:指“白马驮经”,是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 黄龙:传说中的神龙,象征艰难险阻。
  • 尘中:世俗之中,尘世间。
  • 大千沙界:宇宙的广阔和复杂,沙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对佛教文化的探讨。李弥逊的诗风简练,常用典故,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与唐代玄奘的取经故事相关,反映了对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渴望。诗中通过白马与黄龙的对比,表达了取经的艰难与所获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取经的艰辛与目的,展现了诗人对信仰与求知的坚定态度。首句“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仅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也暗示了为求真理所付出的努力。白马驮经的意象带有历史感,承载着千年传承的文化。

“出得尘中一经卷”一句,突显了从世俗中获得智慧的重要性,象征着精神的觉醒与超越。而最后一句“大千沙界掌中看”,则表达了获得真理后,理解宇宙与人生的广阔视野,暗示了知识的力量与重要性。

全诗以对比的手法,强化了取经过程中的不易与最终获得的丰厚回报,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敬仰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驮经白马几万里:描述驮着经书的白马,象征着取经的艰辛旅程,强调旅途的遥远。
  2. 不似黄龙行路难:将白马与黄龙进行对比,黄龙象征着更加艰难的路途,表明白马的旅程虽然艰难,但并不如黄龙那样险阻重重。
  3. 出得尘中一经卷:指从世俗中获得一卷经书,强调知识的珍贵。
  4. 大千沙界掌中看:通过掌握经书,能够理解更广阔的世界与宇宙,突显智慧的力量。

修辞手法:

  • 对比:白马与黄龙的对比,强调取经的相对艰难。
  • 隐喻:白马与经书象征着追求真理的道路,黄龙则代表着更高的智慧与挑战。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知识与真理的尊重,以及追求智慧过程中的艰辛与价值,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马:象征着奋斗与信仰的载体。
  • 黄龙:象征着艰难与挑战。
  • 经卷:象征着智慧与真理。
  • 沙界:象征着广阔的宇宙与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驮经白马”中的“驮”是什么意思? A. 骑
    B. 背负
    C. 驾驶
    D. 拖拽

  2. 诗中“黄龙”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艰难险阻
    C. 美丽
    D. 平静

  3. “大千沙界掌中看”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无知
    B. 知识的力量
    C. 迷茫
    D. 贫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强调在艰难中寻求解脱与智慧。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鄱阳早发 寄畅园步月 题石鱼 蝶恋花 菩萨蛮 梦中咏梅 长相思 秋怨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风不鸣条 中秋夜集次郡伯李公韵 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今 卖国求利 海纳百川 垂头塌翅 木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疏慵愚钝 病字头的字 双宿双飞 门风 片石韩陵 玄昦 首字旁的字 救焚投薪 豸字旁的字 包含搜的词语有哪些 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