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3:07
雕栏十二幽香腻。分明睡在罗浮里。
风动晓妆前。残云冷翠钿。
花花何处问。向晓愁来近。
横枕一张琴。琴心曲里凭。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种梦中的情境:雕花栏杆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仿佛是在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境)中沉睡。清晨的微风轻轻拂动着妆容,残留的云彩映衬着冷清的翠色。花儿在哪里呢?愁绪在清晨逐渐逼近。我靠着琴枕,心中依然有曲子在回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罗浮”是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地名,传说为仙人居住的地方,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地或梦境。
作者介绍: 黄鸿,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出清丽的风格,常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黄鸿的一次梦境中,反映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菩萨蛮 梦中咏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中的梅花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开头两句“雕栏十二幽香腻”,用“雕栏”构筑出一个优雅的空间,配合“幽香腻”使得整个意境浑然天成,似乎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芬芳的梦境。紧接着,诗人通过“风动晓妆前”描绘出清晨的宁静和微风的轻柔,增强了梦境的真实感。
中间几句“花花何处问,向晓愁来近”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伴随着清晨的到来,仿佛一切美好都在清晨的光辉中渐渐消散。最后“横枕一张琴,琴心曲里凭”则将情感带回到音乐上,琴声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依托,象征着他对梦中梅花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精巧,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听觉的共鸣,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愁,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罗浮”象征什么?
“雕栏”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诗歌中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