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0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07:48
作者:黎廷瑞 〔宋代〕
攲枕听残雨,开门看东风。
春光无寻处,天地绿气中。
初旭散平野,快酒泻怒洪。
关关枝上禽,舒舒苇间虫。
东郊欢且谣,秉耒开岁功。
缅思陶唐化,坐致黎民雍。
斯时谅奚如,殆与新春同。
愚生后千载,不并稷契逢。
唯应杯中物,上与邃古通。
取酒且竟醉,山花舒早红。
我靠着枕头听着雨声,打开门窗迎接东风。春光无处可寻,天地间满是绿色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广袤的田野,饮酒的快乐如洪水般倾泻而出。枝头的鸟儿鸣叫,芦苇间的虫儿在舒展。东郊欢声笑语,手持农具开辟新的岁月。回想古代陶唐时期的繁荣,坐下来感受到百姓的安乐。这时的景象何其相似,几乎与新春无异。愚蠢的我在千年之后,无法再见到当年稷契(大禹治水的故事)时的辉煌。唯有杯中美酒,似乎可以与远古相通。让我们举杯痛快地畅饮,山花在春日里绽放得早而红艳。
作者介绍
黎廷瑞,字子渊,号听涛,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深思。
创作背景
《晚晴》创作于南宋时期,时代背景动荡不安,国家多有战乱。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晚春的美好景象,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表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感。
《晚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内心的欢愉。开篇的“攲枕听残雨,开门看东风”,展现了诗人舒适的状态,细腻的感受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生机。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光的无处不在,天地间的绿气充盈,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初升的阳光和畅快的饮酒则更加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提到“缅思陶唐化”,诗人似乎在对比古代的繁荣与现状,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思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后,以“唯应杯中物,上与邃古通”收尾,再次强调了酒的愉悦与对古代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历史的深厚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景象的热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深厚的生命感悟与历史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晚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黎廷瑞
C. 杜甫
D. 王维
“攲枕听残雨,开门看东风”中,“攲枕”是什么意思?
A. 坐着
B. 斜靠
C. 躺下
D. 站立
诗中提到的“陶唐化”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繁荣
C. 战乱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黎廷瑞的《晚晴》更多地关注自然的细腻描绘与生活的感悟,而李白则倾向于壮阔的景象与豪放的情感。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