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04
归舟
作者:毛国翰 〔清代〕
归梦经行处,扁舟浩渺间。
危樯过鸟疾,秋水近人间。
野树时藏寺,晴云不在山。
到家应后雁,枫叶想成斑。
我在梦中归来的地方,扁舟在浩瀚的水面上漂荡。
高高的桅杆在船上犹如飞鸟般迅速掠过,秋水近在眼前如同人间的景象。
野树时隐时现,仿佛隐藏着寺庙,晴朗的云彩却不见于山头。
到家的时候应该能见到归来的大雁,枫叶想必已经染上斑驳的颜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含了对归乡情感的渴望,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思乡主题。
作者介绍: 毛国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作传世,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归乡途中,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秋水、枫叶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对家乡的期待。
《归舟》是一首充满乡愁情感的诗作,毛国翰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他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诗的开头“归梦经行处”便引入了梦境与归来的主题,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与对故乡的怀念。扁舟在浩渺的水面上漂荡,隐喻着诗人在求索中的孤独与渴望。
接下来的“危樯过鸟疾”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的灵动,桅杆如飞鸟般迅速,表现了诗人希望快速回归的心情。而“秋水近人间”则用秋水的清冷与宁静,与他内心的思乡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野树时藏寺,晴云不在山”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揭示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寺庙的隐秘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最后两句“到家应后雁,枫叶想成斑”,以归雁和枫叶作结,意象生动,既表达了对归家的期待,也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收获。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乡的深切热爱,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眷恋,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求。通过细腻的描绘,毛国翰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思考的旅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指的是什么?
“危樯过鸟疾”中的“疾”是什么意思?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