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5:04
圣学不嗣千馀年,并与小学遗其传。
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
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
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
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
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楚金分韵犹拘挛,若更舍此徇俗妍。
不学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来临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携书过我渠江边。
试令立柱与画捲,椳闑畿础杗桷椽。
已能谐世而取怜,犹欲度外求方圜。
眉山夫子思涌泉,相与共讲扶其偏。
道士稛载明当还,更以一语申卷卷。
能于此处知其端,事事物物谁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无加焉。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5:04
《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 ——魏了翁
圣学不嗣千馀年,并与小学遗其传。
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
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
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
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
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楚金分韵犹拘挛,若更舍此徇俗妍。
不学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来临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携书过我渠江边。
试令立柱与画捲,椳闑畿础杗桷椽。
已能谐世而取怜,犹欲度外求方圜。
眉山夫子思涌泉,相与共讲扶其偏。
道士稛载明当还,更以一语申卷卷。
能于此处知其端,事事物物谁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无加焉。
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书法和文字学的思考。作者指出,圣学传承已经千余年,古代的智慧在现代似乎难以寻觅,尤其在书法方面。即使有些人试图学习,但他们的技艺依然有限,难以掌握书法的精髓。作者批评当今书法的声韵追求,认为这种追求往往忽略了字形的意义,书法的根本法则未能得到真正探究。同时,魏晋时期的历史变迁使得书法艺术的根基受到了影响。尽管有诸多书法家努力传承书法,但实际传承过程中却容易偏离正道。诗的最后,作者希望通过道士的到来,能够找回书法的真义,并强调万事万物皆受天道支配,微小的人力无法改变根本。
魏了翁,字彦庵,号青山,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乡间。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精神。
此诗作于魏了翁与道士黄石老工的交流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思考与批判。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书法的反思,魏了翁希望能够传承真正的书法精神,警示当代书法家不要迷失在形式与技巧中。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与文字的探讨,既反映了魏了翁对当时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探讨了书法的传承与变迁,呈现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丰富的典故,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通过与道士的对话,魏了翁展现了对书法的深刻认识,强调了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文化与思想的体现。这种文化自省与对传统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思辨的深度,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畏。
整首诗围绕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变迁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现代书法现象的忧虑。诗中强调书法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文化与思想的体现,呼吁人们要重视书法的本质与内涵。
选择题:魏了翁认为当今书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 技巧的单一性
B. 对声韵的过于追求
C. 书法材料的不足
D. 书法家的数量减少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清道士”象征着____。
判断题:魏了翁在诗中认为书法仅仅是一种技巧的表现。 (是/否)
《兰亭集序》与《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均涉及书法艺术的探讨,但《兰亭集序》更侧重于书法的美感与情感,而魏了翁的诗则更关注书法的传承与历史的变迁。两者的不同在于关注的角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