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44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一位肴羞酒一卮,祠官熏灌祝陈词。
降升六拜焚词罢,六日精神用一时。
这首诗的内容是:八月七日我被命令前往会稽,途中的经历让我感到拙劣,因而以韵语记录下来。
一位酒宴的主人为我准备了一杯美酒,祠官则为我准备了祝祝的词句。
降神升天后,焚烧祭文的仪式结束,经过六天的精神准备,方才在这一时刻进行。
本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古代祭祀文化和礼仪,通过描写祭祀过程中的细节,表达了对神灵的尊重与敬仰。诗中提到的“降升”以及“焚词”,体现了古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传统文化礼仪的遵循。
魏了翁(约1110年-约1170年),字子开,号阮亭,晚号鹄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隽永。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命令前往会稽的途中,表达了他在祭祀活动中的所见所感。会稽是当时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诗人通过这一经历记录下了古代祭祀的礼仪和自己的感受。
魏了翁的《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庄重的祭祀场景。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诗的开头以“肴羞酒一卮”引入,展现了宴席的丰盛和祭祀的隆重。接着通过“祠官熏灌祝陈词”描绘了祭祀的准备过程,祠官的角色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代表着传统文化中对神灵的敬仰。诗中“降升六拜”则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古人对神明的虔诚态度。
最后一句“六日精神用一时”则表现了作者在长时间准备后,终于在这一时刻迎来了祭祀的高潮,情感在此得到了升华。整首诗既有对祭祀仪式的细致描绘,又蕴含了对过往传统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敬重之情。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表达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古代文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肴羞酒一卮”中的“卮”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酒器
C. 一种祭品
D. 一种食物
诗中提到的“六拜”指的是?
A. 六种祝词
B. 六次敬酒
C. 六次叩拜
D. 六个祭品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神灵的质疑
B.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D. 对宴席的奢华描写
对比魏了翁的作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魏了翁更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杜甫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思考方式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