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3:05
八声甘州
作者: 郑子玉 〔宋代〕
渐莺声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轻轮。
旋东风染绿,绵绵平野,无际烟春。
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
无奈潇湘杳,留滞王孙。
冷落池塘残梦,是送君归后,南浦消魂。
赖东君能客,醉卧展香茵。
尽教更行人远,也相伴连水复连云。
关山道算无今古,客恨长新。
春天的莺声渐渐靠近,仿佛在河畔轻轻摇曳着小船。
东风吹拂,春意盎然,广袤的平原上烟雾缭绕。
最让人苦恼的是夕阳下的孤独,倚着栏杆,心中充满愁苦。
无奈潇湘的远方模糊不清,困住了我们这些王孙贵族。
池塘边的残梦冷冷清清,仿佛是在送别你,我的朋友,南浦的愁思。
幸好东君(春天的神)能来作客,让我醉卧在花香的草地上。
即使让远行的人再次远去,也会相伴着水与云的交融。
关山的道路无论古今,客人的怨恨却是长久不变。
郑子玉(郑文韬),字子玉,号松雪,生于宋代。其诗词融合了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八声甘州》创作于春天,诗人以春天的莺声和东风为引子,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士人生活和情感状态。
《八声甘州》是一首典型的词作,透过春天的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时光和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莺声引入,代表着春天的来临,给人以生机与希望。但随着诗句的深入,愁苦的情感逐渐显现,如“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表达了在美景中却难掩内心的孤独与忧伤。特别是“冷落池塘残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最后,通过“关山道算无今古,客恨长新”,点明了无论时间如何变化,思念的情感始终如一。整首词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春日的欢愉转向忧伤,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展现了浓厚的感伤情怀。
诗中“渐莺声近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平静
答案:A
“冷落池塘残梦”中的“残梦”代表什么?
A. 过去的美好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在的生活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
A. 春天的神
B. 秋天的神
C. 夏天的神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