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苏徽君》

时间: 2025-05-02 19:48:42

诗句

平生闻说苏养直,鞅掌尘劳惭未识。

清江韵语百代尊,拟望孤撑徒著屐。

未钭经纶在廊庙,且落珠玑满泉石。

颇知新筑更靓深,原并庐山歌马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8:42

原文展示

寄苏徽君
作者: 曹勋 〔宋代〕

平生闻说苏养直,
鞅掌尘劳惭未识。
清江韵语百代尊,
拟望孤撑徒著屐。
未钭经纶在廊庙,
且落珠玑满泉石。
颇知新筑更靓深,
原并庐山歌马迹。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听闻苏养直(苏轼),
却因尘世的琐事而羞愧未曾相识。
清江的韵语在百代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希望能像他那样独自撑舟,踏着木屐漫游。
未曾在朝堂上展露才华,
但我希望能像珠玉般洒落在泉石之间。
我知道新建的山水更显得幽深,
这与庐山的歌声和马迹是何其相似。

注释

  • 苏养直:指的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文学家。
  • 鞅掌:指的是掌管、操控,形容在世俗的繁琐中忙碌。
  • 清江韵语:指的是清澈的江水所发出的音韵,象征着高雅的诗词。
  • 珠玑:珠宝,象征珍贵的东西。
  • 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寓意高远和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理想和情感,语言清新脱俗,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曹勋寄托对苏轼的仰慕之情,表现了他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苏徽君》是一首充满了对理想生活与文学追求的思考之作。通过对苏轼的崇敬表现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困惑与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古人智慧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自我反省。曹勋以"清江韵语"作为象征,传达了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追求,尤其是在面对纷繁尘世时,他希望能像苏轼那样,保持内心的清明与高洁。诗中提到的"珠玑满泉石"则是对自我价值的期待与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整体上,诗歌不仅是对已故文学巨匠的缅怀,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闻说苏养直:表明诗人对苏轼的敬仰。
  2. 鞅掌尘劳惭未识:表达了对现实事务的羞愧,未能与苏轼相识。
  3. 清江韵语百代尊:赞美苏轼的诗词超越时空,受到后代尊崇。
  4. 拟望孤撑徒著屐:愿望像苏轼一样独自游历,享受自然。
  5. 未钭经纶在廊庙:表示自己未曾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6. 且落珠玑满泉石:希望能像珠宝一样洒落在自然之中,展现自我。
  7. 颇知新筑更靓深:意识到新造的环境更显幽静。
  8. 原并庐山歌马迹:与庐山上的歌声和马迹相呼应,暗示追求自由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江的韵语比作高雅的文化象征。
  • 拟人:表达了情感的寄托,使无形的思念具象化。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文学巨匠的崇敬,以及对自我志向和生活理想的追求,渗透着对现实的反思和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江:象征清澈、高雅的文化。
  • 珠玑:象征珍贵的理想和自我价值。
  • 庐山: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苏徽君》中提到的"苏养直"指的是谁?

    • A. 苏洵
    • B. 苏轼
    • C. 苏辙
  2. 诗中提到的"清江韵语"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高雅的文化
    • C. 自然景观
  3. "珠玑满泉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对财富的渴望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诗词对比

  • 曹勋 vs. 苏轼:曹勋的《寄苏徽君》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是抒发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曹勋更具自我反思,苏轼则是对人生的哲学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选编了宋代优秀诗作,涵盖了曹勋与苏轼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溪子 浣溪沙 酒泉子 菩萨蛮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 巫山一段云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南乡子·新月上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瑕不搑瑜 齿如编贝 石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祸在眼前 攴字旁的字 孤行一意 舟结尾的成语 人味 扎古 溃冒 牙字旁的字 包含丁的成语 摘艳薰香 投辖陈遵 羽毛已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