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9:05
送陈太常致政十韵
张宁 〔明代〕
都门饯别马騑騑,
家在千山去路微。
一代衣冠嗟独往,
两京词赋见应稀。
秋风送客浮云尽,
江水迎人野鸟飞。
共说太丘闲更好,
却嫌彭泽晚才归。
已将素学酬明主,
犹有丹衷念琐闱。
尘梦觉来惊复定,
物情闲后是成非。
门无候吏敲残漏,
夜有邻翁款竹扉。
身世忽从何处落,
功名始觉此心违。
林间倚杖看桑梓,
雨外行歌种蕨薇。
莫为容台惜遗老,
汾阳子婿尽朱衣。
在都城送别马騑騑,他家在千山之外,路途渺茫。看着一代衣冠的士人独自离去,往日的诗词才子在两京之间已显得稀少。秋风送走了旅客,浮云也随之消散,江水迎接客人,野鸟在空中飞翔。大家都说太丘的生活更为清闲,却又觉得彭泽的归来太晚了。我已经把我的学识回报给明主,但心中仍然怀念那琐碎的家事。梦中惊醒后又重新安定下来,世事的变化在闲适后显得是非分明。门前没有官吏敲打残漏,夜里邻居的老翁轻轻推开竹门。身世忽然从何处而来,功名的追求让我意识到内心的违背。在林间倚杖望着故乡,雨外唱着歌谣种植蕨菜。不要因容台而惋惜年老,汾阳的子婿已尽是朱衣。
张宁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生于书香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深受士人文化的熏陶。其作品多表现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送陈太常致政十韵》创作于张宁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感慨,折射出明代士人的身世感与对功名的反思。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开头两句描绘出送别的场景,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盼。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一代衣冠的感慨,反映出士人对仕途的无奈与失落。秋风、江水、野鸟等自然意象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给人以清新之感。在“共说太丘闲更好,却嫌彭泽晚才归”中,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怀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复杂的人生观。最后,诗人以林间的悠然自得与对故乡的思念作结,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美。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反映出士人对功名、隐居生活的深刻思考。在人生的选择中,内心的追求和对家庭的怀念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诗中描写的送别地点是?
A. 村庄
B. 都门
C. 山间
D. 湖边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渴望
C. 冷漠
D. 迷茫
“尘梦觉来惊复定”中的“尘梦”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梦中幻境
C. 过往回忆
D. 对未来的幻想
以上诗作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在意境和情感的深度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