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剡溪霁雪送原上人》

时间: 2025-04-24 23:25:05

诗句

积雪蔽招提,虚室夜生白。

开门不见人,鸟栖山正寂。

疏星带长汀,澹月照幽壁。

远树看欲无,近水闻更滴。

傍观云外峰,忽现青莲色。

此境足安禅,何为迷所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25:05

原文展示

剡溪霁雪送原上人
作者: 毛铉

积雪蔽招提,虚室夜生白。
开门不见人,鸟栖山正寂。
疏星带长汀,澹月照幽壁。
远树看欲无,近水闻更滴。
傍观云外峰,忽现青莲色。
此境足安禅,何为迷所适。

白话文翻译

积雪覆盖着招提(佛教寺庙),夜晚的空房间里弥漫着白色的光。
我开门却见不到人,只有鸟儿在寂静的山中栖息。
稀疏的星星映照在长长的沙洲上,淡淡的月光照耀着幽暗的墙壁。
远处的树木看起来似乎没有,近旁的水声却在滴答作响。
旁观云外的山峰,忽然显现出青莲的色彩。
这样的境界足以让我安禅,为什么还要迷恋于世俗的纷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招提:佛教寺庙的代称,意指安静的修行之地。
  • 虚室:空旷的房间,象征着一种宁静。
  • 疏星:稀疏的星星,描绘夜空的清冷。
  • 长汀:长长的沙洲。
  • 幽壁:幽静的墙壁。
  • 青莲:象征纯洁和高尚,常与佛教相关。

典故解析

“青莲”在佛教文化中常用以象征佛教的高洁和智慧,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境界与安禅的理念也显示出作者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佛教思想的追求,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剡溪,描写了雪后清晨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受当时社会动荡与纷扰的影响,诗人试图通过描写自然来寻求心灵的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的开头以“积雪蔽招提”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白色的积雪象征着纯洁与安静,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开门不见人,鸟栖山正寂”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疏星带长汀,澹月照幽壁”描绘了夜空与水岸的美丽景象,星月交辉,给人以宁静之感。最后两句“此境足安禅,何为迷所适”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对这种宁静的渴望,呼唤人们回归内心的安宁,远离世俗的纷扰。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雪蔽招提:积雪覆盖了佛教的招提,暗示着一种静谧的修行环境。
  2. 虚室夜生白:空旷的房间里,夜晚的光线显得格外明亮,象征内心的清明。
  3. 开门不见人:开门却没有人影,强调孤独与静谧。
  4. 鸟栖山正寂:鸟儿栖息在寂静的山中,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和谐。
  5. 疏星带长汀:稀疏的星星映照在沙洲上,营造出一种清冷的夜景。
  6. 澹月照幽壁:淡淡的月光照射在幽静的墙壁上,增添了夜的宁静。
  7. 远树看欲无:远处的树木似乎消失在夜色中,增添了神秘感。
  8. 近水闻更滴:近旁的水声在滴答作响,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细腻。
  9. 傍观云外峰:旁观远方的山峰,画面感强烈。
  10. 忽现青莲色:突然显现的青莲色,象征着净化与内心的觉悟。
  11. 此境足安禅:此种境界足以让我安禅,表明内心的满足。
  12. 何为迷所适:为什么还要迷恋于世俗的纷扰,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莲色”,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高洁的境界。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语调上具有和谐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并借此反思世俗生活的纷扰,倡导一种简朴、清净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雪: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代表自然的生灵,象征自由。
  • 星月:象征宇宙的浩瀚与无尽的思考。
  • 青莲:象征高洁与内心的觉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积雪蔽招提”中的“招提”指的是什么?

    • A. 山峰
    • B. 佛教寺庙
    • C.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此境足安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迷恋
    • B. 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安宁
    • C. 对人群的渴望
  3. 诗中“青莲色”象征着什么?

    • A. 世俗的繁华
    • B. 高洁与纯净
    • C. 渺小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诗风清淡雅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毛铉 vs. 王维
    • 毛铉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安宁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加侧重于自然的描摹与感悟。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王维与山水诗》
  • 《中国古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毛铉的《剡溪霁雪送原上人》,领悟到其在自然与内心之间的深刻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即事 东行口占 其一 憨郭郎 同红豆村人南归舟中即事 月下小饮 赠太常张丞山水图十三首 其三 山哀十首 其十 览古四十二首 其四 凭高 病中五适 其一 蒲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NG 徧赊 首字旁的字 死心塌地 石字旁的字 睫结尾的成语 见素抱朴 隶字旁的字 潝潝訿訿 漂浮不定 密厘 包含品的成语 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遮天蔽日 辨言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