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渔翁》

时间: 2025-08-07 21:37:16

诗句

草衣荷笠鬓如霜,自说家编楚水阳。

满岸秋风吹枳橘,

绕陂烟雨种菰蒋。

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

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21:37:16

原文展示:

赠渔翁 韦庄 〔唐代〕 草衣荷笠鬓如霜,自说家编楚水阳。 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 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 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

白话文翻译:

穿着草衣,戴着荷叶帽,鬓发如霜,自称家在楚水之阳。 秋风满岸吹动着枳橘,烟雨环绕的坡地上种植着菰蒋。 夜晚用芦刀切鲙,红鳞鱼肥美,早晨用水甑蒸紫芋,香气四溢。 曾经向往五湖,期待像范蠡一样,但如今空阔已久,早已忘却。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衣:用草编织的衣服。
  • 荷笠:用荷叶制成的帽子。
  • 楚水阳:楚地的江水北岸。
  • 枳橘:一种果树,果实酸甜。
  • 菰蒋:菰米和蒋草,均为水生植物。
  • 芦刀:用芦苇制成的刀。
  • 鲙:切细的鱼肉。
  • 水甑:用水蒸煮的器具。
  • 紫芋:紫色的芋头。
  • 五湖:指范蠡隐居的五湖之地。
  •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五湖。

典故解析:

  • 范蠡:诗中提到的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因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选择隐居五湖,成为隐逸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唐代诗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的生活,通过渔翁的自述,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渔翁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草衣荷笠鬓如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渔翁的外貌和生活状态,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通过对渔翁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的生活乐趣。最后两句“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遗忘。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衣荷笠鬓如霜:描绘渔翁的穿着和外貌,草衣荷笠显示出他的朴素,鬓如霜则暗示他的年纪。
  2. 自说家编楚水阳:渔翁自称家在楚水之阳,显示出他的家乡位置。
  3. 满岸秋风吹枳橘:通过秋风和枳橘的描写,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4. 绕陂烟雨种菰蒋:烟雨和菰蒋的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显示出渔翁的生活环境。
  5. 芦刀夜鲙红鳞腻:夜晚用芦刀切鲙,红鳞鱼肥美,展现了渔翁的日常生活。
  6. 水甑朝蒸紫芋香:早晨用水甑蒸紫芋,香气四溢,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7. 曾向五湖期范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尔来空阔久相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鬓如霜”比喻渔翁的鬓发白如霜。
  • 拟人:“秋风吹枳橘”赋予秋风以人的动作,吹动枳橘。
  • 对仗:“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遗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衣荷笠:朴素的穿着,象征简朴的生活。
  • 鬓如霜:年纪的象征,暗示渔翁的年老。
  • 秋风:秋天的象征,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枳橘:秋天的果实,增加了诗的意境。
  • 烟雨:朦胧的景象,增加了诗的意境。
  • 菰蒋:水生植物,显示出渔翁的生活环境。
  • 芦刀:简朴的工具,展现了渔翁的日常生活。
  • 红鳞:肥美的鱼,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 水甑:简朴的烹饪工具,展现了渔翁的日常生活。
  • 紫芋:香甜的食材,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衣荷笠鬓如霜”描绘了渔翁的什么特征? A. 穿着和外貌 B. 年龄和职业 C. 生活环境和习惯 D. 兴趣和爱好

  2. “满岸秋风吹枳橘”中的“枳橘”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果实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3. “曾向五湖期范蠡”中的“范蠡”是谁? A. 唐代诗人 B.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 C. 汉代文学家 D. 宋代画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江畔的春景,与韦庄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景物描写。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韦庄的《赠渔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韦庄的诗更注重对渔翁生活的细节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韦庄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韦庄的诗歌有帮助。

相关查询

婆罗门引(寿长老)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其二 七夕 摊破浣溪沙 其一 七夕 摊破浣溪沙 其二 某君出京,怆然有感,填此送之 摊破浣溪沙 其一 某君出京,怆然有感,填此送之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其二 即事 摊破浣溪沙 其一 春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字旁的字 扫田刮地 中枢神经 精汰 口字旁的字 壅底 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鄙俚浅陋 倚老卖老 鼓噪而起 五车腹笥 散心 金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