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0:1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0:19:21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
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我醉酒后走入乡间的田家,
在荒野中唱着歌。
为何在这青翠的草地上,也能见到一位白发老人?
我折下一枝花,映在明镜中,
恍若看到自己衰老的鬓发。
微风中花香似乎在讥讽我,
让我在东风中留下一丝遗憾。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豪放,情感奔放,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友情和酒等主题,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创作于李白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衰老无常的感慨。此时的李白正经历人生的低谷,面临着失意和孤独,诗中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李白的醉酒游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营造出一种洒脱自由的田园风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的出现,诗歌的基调急转直下,白头翁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易逝。
诗人将自己映照在明镜中,看到衰老的鬓发,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无奈。在“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中,微风中花香的存在仿佛在嘲讽诗人的衰老,使他感到无尽的遗憾。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的追忆,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美好易逝,青春难留。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示了李白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本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诗人将自己与白头翁对比,突显时间的流逝;“微芳似相诮”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和对青春的追忆,反映了李白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情景,也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李白的号是什么?
A. 青莲居士
B. 诗仙
C. 太白
D. 以上都是
诗中提到的“白头翁”象征什么?
A. 青春
B. 生命的短暂
C. 自然
D. 快乐
诗人的感慨主要是对什么的思考?
A. 友谊
B. 爱情
C. 时间与衰老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D 2. B 3. C
李白的《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个体的感受与自由,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