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塘感旧十绝 其八》

时间: 2025-08-02 02:53:48

诗句

禅学年来亦自衰,大丛林属小阇梨。

寒翁庵子如蜗壳,却有弥天释住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2:53:48

石塘感旧十绝 其八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禅学年来亦自衰,大丛林属小阇梨。
寒翁庵子如蜗壳,却有弥天释住持。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来的禅学也逐渐衰退,原本的大丛林寺庙如今却归属于年轻的阇梨(小和尚)。寒冷的庵堂就像蜗牛的壳,然而却有一位高深的释迦(佛教)住持在这里。

注释:

  • 禅学:指佛教的禅宗思想。
  • 阇梨:指小和尚或年轻的僧人。
  • 寒翁:指年老的僧人或庙宇。
  • 庵子:指小庙或居住的地方。
  • 弥天:形容非常广大,形象地表达释迦的智慧或影响力。
  • 释住持:指负责主持庙宇的僧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友直,号白云山人,晚号天台山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怀。

创作背景:

《石塘感旧十绝》是一组诗作,反映了作者对佛教和禅宗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和寺庙状况的感慨。这首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衰退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丛林与如今的衰败,表达了对传统佛教文化的思惟和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禅宗的衰退与年轻阇梨的接管,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化与个人对传统的怀念。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尤其是“寒翁庵子如蜗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孤寂的庙宇环境,暗示了个人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在这寂静的庵堂中,虽有一位高明的释住持,然而周围的环境却显得苍凉无比。这种反差加深了诗中所蕴含的无奈与感伤,揭示了佛教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禅学年来亦自衰:表达了作者对禅宗逐渐衰退的感慨。
  2. 大丛林属小阇梨:大寺庙如今被年轻的僧人所接管,表明年轻一代的接续和对传统的继承,但同时也暗示了传统的衰落。
  3. 寒翁庵子如蜗壳:寒冷的庵堂如同蜗牛的壳,形容环境的孤寂与凋敝。
  4. 却有弥天释住持:虽然有一位高明的释住持,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蜗壳”比喻寒冷的庵堂,形象生动。
  • 对比:诗中表现出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衰败,对比突出。
  • 象征:寒翁与释住持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禅宗文化衰退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对传统的怀念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学: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阇梨:象征着年轻一代的接续与挑战。
  • 蜗壳:象征着孤独与保护,反映出环境的压抑感。
  • 释住持:象征着高深的智慧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b. 禅宗的繁荣
    c. 自然风光

  2. “寒翁庵子如蜗壳”中的“蜗壳”象征什么? a. 繁荣
    b. 孤寂
    c. 温暖

  3.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克庄
    c. 杜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细腻描写,但刘克庄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对文化衰退的忧虑,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禅宗文化与艺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半走笔酬寿翁 其二 蝶恋花·画戟斿闲刀入鞘 水调歌头 其六 隐静山观雨 虞美人·雪花一尺江南北 丑奴儿(饯郑宪) 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二郎神(七夕) 水调歌头(垂虹亭) 风入松(蜡梅) 劝农以湘波不动楚山碧花压阑干春昼长为韵得干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百代过客 包含旗的成语 莫敢 瓜熟蒂落 包含孚的词语有哪些 咽噱 脊梁骨 旗开马到 长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识变从宜 推群独步 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皆豚犬 硫酸镁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