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57
鹊桥仙(足痛)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
山禽肯唤我为哥,句句道哥行不得。
此儿害跛,群儿拍手,次第加公九锡。
不消长坐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有时我坐着,有时又需要人扶起,门外的草深达三尺。
山里的鸟儿愿意叫我“哥哥”,每句都说我走不动了。
这个小孩跛了脚,其他孩子拍手,依次给我加封九锡。
不必长时间坐在短辕车上,只求能得到一根鹤膝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字梦溪,号静斋。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晚年,正值身体虚弱,感慨人生和健康的脆弱,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岁月流逝的深思。
《鹊桥仙(足痛)》是刘克庄晚年创作的一首词,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健康的渴望。全诗通过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无奈。
开头部分,诗人以“有时块坐,有时扶起”描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表现出年老体弱的无奈。门外的草深达三尺,意在映衬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环境的荒凉。接着,山禽的叫声让诗人感受到一种亲切,但又无情地提醒他“行不得”,进一步深化了他心中的失落感。
随后,诗人提到小孩跛脚,似乎暗指自己的身体状况,其他孩子拍手加封九锡,象征着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但诗人却不愿过多追求这些。最后一句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他对健康的渴求,希望能得到一根鹤膝杖,以便能更方便地行走。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健康的珍惜,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风清新自然,却又蕴含深意,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生活无奈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有时块坐”的意思是什么?
“山禽肯唤我为哥”中“哥”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诗人,刘克庄更侧重于表现个人的感慨与思考,而李清照则多描绘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波动。在风格上,刘克庄的作品多朴素直接,而李清照则富于情感的细腻与婉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