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7:56
用旧韵赠莹上人
飞锡应来从鹫岭,
卓茅浑未有蜂窠。
输他灵运先成佛,
笑杀僧伽改姓何。
一半芋甘堪共饱,
六如语妙不须多。
珍公棒喝方行用,
肯着诗仙挂搭麽。
飞来的锡杖一定是从鹫岭(山名)而来的,
可是那高高的茅草屋里,竟然没有蜜蜂的巢。
比起灵运(谢灵运)先成佛的境界,
笑问僧伽(僧伽阇那)改了姓氏又有什么关系。
一半的芋头甘甜得足以让我们共同饱食,
六如(六祖慧能)的高妙言语不需要多说。
珍公(珍贵的公案)用棒喝的方式来启发,
难道不愿意让诗仙(李白)落脚于此吗?
刘克庄(1187-1269),字仲华,号天池,宋代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政治动荡,士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刘克庄的作品常体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与友人莹上人(可能是其道友或文友)的交流,表达对人生哲理和宗教思想的思考,并借古人之典,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想象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读者。首句“飞锡应来从鹫岭”以飞来的锡杖引入,象征着高僧的降临,暗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紧接着“卓茅浑未有蜂窠”,诗人用高耸的茅草屋来映衬一种孤独的境界,或许在批评那些追求名利不遗余力的人。
诗中提到“输他灵运先成佛”,显示出对灵运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成就的淡泊与嘲讽。接下来的“一半芋甘堪共饱”进一步强调了与友人共享平淡生活的乐趣,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食粮的重视。
最后两句“珍公棒喝方行用,肯着诗仙挂搭麽”,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启发的理解和对诗仙李白的钦佩,表达了对诗歌与哲学交融的渴望。整首诗以清新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刘克庄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远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批判了世俗的名利观,强调了精神与友谊的价值。
“飞锡应来从鹫岭”中,飞锡象征什么?
“一半芋甘堪共饱”表达了什么情感?
“笑杀僧伽改姓何”中,诗人对僧伽的态度是?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用旧韵赠莹上人》更注重于内心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对生命的享受。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区别,反映出不同的诗人个性和时代背景。刘克庄的诗中蕴含着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追求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