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明甫初筮十首》

时间: 2025-07-26 14:35:53

诗句

宁游屋溪畔,勿傍盗泉边。

监竹不食笋,先贤样在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4:35:53

原文展示

送明甫初筮十首

宁游屋溪畔,勿傍盗泉边。
监竹不食笋,先贤样在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宁愿在屋旁的小溪边游玩,也不要靠近那偷来的泉水。监竹虽然不吃竹笋,但古人留下的榜样在前。

注释

  • :指游玩、游荡。
  • 屋溪:指房屋旁边的小溪。
  • :不要。
  • :靠近。
  • 盗泉:偷来的泉水,暗指不正当的来源。
  • 监竹:一种竹子,这里隐喻那些不追求物质利益的高洁之人。
  • 不食笋:不吃竹笋,象征不贪图眼前利益。
  • 先贤:古代的圣贤,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典故解析

“监竹不食笋”借用竹子的特性,象征着那些有高尚追求的人。他们宁愿远离眼前的利益,也不愿意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财富和资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阮亭,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见长,并且在诗词中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道德与利益之间冲突的思考。诗人提倡高尚的品德,反对贪婪和不正当的手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道德理想的坚持和对不正之风的反感。开篇的“宁游屋溪畔,勿傍盗泉边”生动地描绘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安静而自然的生活状态,另一种则是靠近不正当资源所带来的诱惑。这里的“盗泉”不仅仅是一个水源的象征,也是对人性贪欲的警醒。

接下来的“监竹不食笋,先贤样在前”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监竹不食笋,这种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诗中的“先贤”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当代人的警示,告诫我们要珍视道德,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尚。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性的独到见解,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宁游屋溪畔:表达了诗人宁愿在自然环境中游玩,享受生活的宁静。
  2. 勿傍盗泉边:警示人们不要靠近不正当的资源,暗示贪婪与不道德的后果。
  3. 监竹不食笋:用监竹的特性象征不追求眼前利益的人,表明高尚品德的追求。
  4. 先贤样在前:强调古代圣贤的榜样,提醒后人要学习他们的品德与智慧。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屋溪”和“盗泉”对比,突出选择的不同。
  • 象征:监竹象征高洁之人,反映诗人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提倡高尚的道德理想,警示人们远离贪婪与不正当的行为。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 屋溪:象征自然宁静的生活。
  • 盗泉:象征不正当的利益。
  • 监竹:象征高洁的人格。
  • 先贤:象征古代的道德榜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提倡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贪图财富
    • B. 崇尚高尚
    • C. 追求名利
  2. 填空题:诗中“监竹不食笋”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反对不正当的利益获取。 (对/错)

答案

  1. B
  2. 高洁的人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王之涣《登鹳雀楼》

  • 主题:追求理想与壮志情怀。
  • 表现手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豪情。

陶渊明《饮酒》

  • 主题: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
  • 表现手法:通过田园意象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感怀叠前韵 其二 舟中感怀叠前韵 其一 严滩过子陵钓台 次砚生雪夜见怀韵 栖贤寺 冬夜独坐 小孤山 闰中秋玩月 发德山 白马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急流勇退 霹雳火 黹字旁的字 鹤立鸡群 瓦影龟鱼 包含凿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百足之虫 龍字旁的字 远近闻名 竖心旁的字 论酬 屮字旁的字 常委 紫绶 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星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