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塘败荷》

时间: 2025-04-26 03:30:26

诗句

去时荷出小如钱,归见荷枯意惘然。

秋后渐稀霜后少,白头黄叶两相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26

原文展示:

秋塘败荷 宋祁 〔宋代〕 去时荷出小如钱,归见荷枯意惘然。 秋后渐稀霜后少,白头黄叶两相怜。

白话文翻译:

离开时荷花初绽,小如铜钱,归来时见荷花枯萎,心中感到迷茫。 秋天过后,荷花渐渐稀少,霜降之后更是寥寥无几,白发与黄叶相互怜悯。

注释:

字词注释:

  • 荷出:指荷花初绽。
  • 小如钱:形容荷花初绽时的大小,像铜钱一样小。
  • 意惘然:心中感到迷茫、失落。
  • 渐稀:逐渐减少。
  • 霜后少:霜降之后,荷花更加稀少。
  • 白头黄叶:比喻老年和凋零的景象。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通过对荷花的观察,抒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通过对荷花的观察,抒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荷花从初绽到枯萎,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凋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荷花初绽和枯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去时荷出小如钱”,描绘了荷花初绽时的娇小可爱,而“归见荷枯意惘然”则展现了荷花枯萎后的凄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秋后渐稀霜后少,白头黄叶两相怜”,进一步以秋天的萧瑟和霜降的寒冷,来象征生命的凋零和衰老,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时荷出小如钱”:诗人离开时,荷花刚刚初绽,大小如同铜钱,形象生动。
  2. “归见荷枯意惘然”:诗人归来时,看到荷花已经枯萎,心中感到迷茫和失落。
  3. “秋后渐稀霜后少”:秋天过后,荷花逐渐稀少,霜降之后更是寥寥无几,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凋零。
  4. “白头黄叶两相怜”:诗人以白头和黄叶相互怜悯,比喻老年和凋零的景象,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荷花初绽和枯萎的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拟人:“白头黄叶两相怜”中的“相怜”赋予了白头和黄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荷花的观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无奈和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出:荷花初绽的意象,象征生命的开始。
  • 荷枯:荷花枯萎的意象,象征生命的结束。
  • 白头黄叶:老年和凋零的意象,象征生命的衰老和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时荷出小如钱”形容的是荷花的什么状态? A. 枯萎 B. 初绽 C. 盛开
  2. “归见荷枯意惘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愤怒
  3. “白头黄叶两相怜”中的“相怜”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宋祁《秋塘败荷》与杨万里《小池》:两首诗都以荷花为题材,但宋祁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和心与公车北上 南乡子 其二 南乡子 南乡子 咏燕 南乡子·楼台里 南乡子 其一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雨夜不寐 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惠书 马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等结尾的成语 椎锋陷阵 泽深恩重 旁格 蛙鸣鼓吹 拊背搤吭 侦壶 杨朱泣歧 包含梯的词语有哪些 揲蓍 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泽风 生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