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城所见赋五题》

时间: 2025-04-27 04:51:38

诗句

二月雨堪爱,霏霏膏泽盈。

添成竹箭浪,催发杏花耕。

迥湿风头冷,微含日脚明。

居然嘉应在,谁是束长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1:38

原文展示:

出城所见赋五题 宋祁 〔宋代〕

二月雨堪爱,霏霏膏泽盈。 添成竹箭浪,催发杏花耕。 迥湿风头冷,微含日脚明。 居然嘉应在,谁是束长生。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春雨令人喜爱,细密地滋润着大地。 雨水增添了竹林的生机,催促着杏花盛开,农人开始耕作。 远处的湿气让风显得冷冽,但阳光透过云层,带来一丝明亮。 这样的好天气预示着丰收,但谁能永远留住这美好的时光呢?

注释:

  • 霏霏:形容雨细密的样子。
  • 膏泽:比喻雨水滋润大地。
  • 竹箭:指竹笋,比喻竹林。
  • 杏花耕:指春天杏花盛开时,农人开始耕作。
  • 迥湿:远处的湿气。
  • 日脚:指阳光透过云层的景象。
  • 嘉应:好的征兆,指丰收的预兆。
  • 束长生:留住永恒,指留住美好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春天出城时,见到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有感而发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雨为切入点,描绘了二月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首联“二月雨堪爱,霏霏膏泽盈”直接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用“霏霏”形容雨的细密,“膏泽”比喻雨水的滋润。颔联“添成竹箭浪,催发杏花耕”进一步以竹笋和杏花为意象,展现了春雨催生的生机。颈联“迥湿风头冷,微含日脚明”通过对比湿冷的风和微明的日光,传达了春雨后的清新与希望。尾联“居然嘉应在,谁是束长生”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永恒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直接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用“霏霏”形容雨的细密,“膏泽”比喻雨水的滋润。
  • 颔联:以竹笋和杏花为意象,展现了春雨催生的生机。
  • 颈联:通过对比湿冷的风和微明的日光,传达了春雨后的清新与希望。
  • 尾联: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永恒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霏霏膏泽盈”中的“膏泽”比喻雨水的滋润。
  • 拟人:如“催发杏花耕”中的“催发”赋予春雨以人的动作。
  • 对比:如“迥湿风头冷,微含日脚明”中的湿冷与微明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永恒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
  • 竹箭:象征竹林的生机。
  • 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农耕的开始。
  • 风头:象征春雨后的清新。
  • 日脚:象征希望和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霏霏膏泽盈”中的“膏泽”比喻什么? A. 春雨 B. 阳光 C. 风 D. 土地
  2. 诗中“催发杏花耕”中的“催发”是什么意思? A. 催促 B. 阻止 C. 观察 D. 欣赏
  3. 诗中“居然嘉应在”中的“嘉应”是什么意思? A. 坏的征兆 B. 好的征兆 C. 天气 D. 时间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 王维《山居秋暝》: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与宋祁《出城所见赋五题》:两者都描绘春雨,但杜甫的诗更注重对农耕的关怀,而宋祁的诗则更多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精选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薛九宅观雕狐图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朝暮 次韵和永叔原甫致斋集禧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三班春亭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五耒耜 丁端公北使 宜春宴射篇李驸马请赋杂言 通判遗新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亲内疏 禾字旁的字 闺英闱秀 角字旁的字 四士 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根浅门微 猒饫 十字旁的字 包含霭的词语有哪些 主语 夕字旁的字 方户 性行 引物连类 牙字旁的字 百依百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