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1:56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月钩斜挂云罗薄,秋思绵绵。
却在谁边。辜负良宵又下弦。
玉钗扣枕银屏掩,乍起还眠。
残梦如烟。挑尽釭花夜似年。
月亮像钩子一样斜挂在薄薄的云层上,秋天的思绪绵延不绝。
这思念又寄托给了谁呢?辜负了美好的良宵,月亮又变成了下弦月。
玉钗轻轻扣在枕头上,银色的屏风遮掩着,刚刚起床又想继续沉睡。
残留的梦境如烟般飘散,挑尽了灯下的花,似乎夜晚过得像一年那么漫长。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和细腻的心思。其作品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秋夜下的思念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月钩斜挂”引入,渲染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冷的氛围。月亮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瞬间的错失与珍惜。
诗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玉钗、银屏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乍起还眠”一语,生动地表达了那种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的无奈与渴望。残梦如烟,挑尽灯花,将夜晚的漫长与心灵的孤寂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伤感的情感氛围。
整首词以秋为背景,结合月亮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钩”指的是哪种形态的月亮?
“残梦如烟”中的“如烟”比喻了什么?
诗中的“挑尽釭花”描绘的是怎样的情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相比,赵我佩的《采桑子》更倾向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孤独,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情感的深沉。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