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云中道上作》

时间: 2025-08-02 18:59:21

诗句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8:59:21

原文展示

羊马群中觅人道,
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
今日无云空见沙。

白话文翻译

在羊马成群的地方寻找人迹,
在雁门关外没有一个人家。
曾听说昔日有个云中郡,
如今却只见沙土一片空旷。

注释

  • 羊马:指羊和马,这里用以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象。
  • 雁门关:指位于山西的雁门关,是古时的重要关隘,常常用作边境象征。
  • 云中郡:指古代的一个地名,传说中云中郡风景如画,曾有人居住。
  • 见沙:指眼前所见的只有沙土,表现出荒凉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生于盛唐时期,著作颇丰,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与人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云中道上作》是施肩吾在边塞游历时写的诗作,描绘了边疆的荒凉与孤寂,表现了诗人对人迹稀少、故土难寻的感慨。

诗歌鉴赏

《云中道上作》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出边塞的荒凉与孤寂,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首句“羊马群中觅人道”直白而生动,描绘了诗人身处羊马成群的荒原中,试图寻找通往人烟之地的道路。接下来的“雁门关外绝人家”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的氛围,雁门关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隘,在这里却显得如此荒凉,人迹罕至,形成鲜明对比。

“昔时闻有云中郡”一句回忆起往日的繁华,而“今日无云空见沙”则反映出现实的无情与萧条。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失落与无奈,似乎在追忆中感慨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表现出对人世变迁的思考与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边塞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作品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羊马群中觅人道:描绘了在一片羊马成群的荒原中,诗人孤独地寻找通往人烟的道路,突显了环境的孤寂。
  • 雁门关外绝人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的荒凉,雁门关外没有一个人家,显示出人迹罕至的状态。
  • 昔时闻有云中郡:回忆起昔日的云中郡,暗示曾经的繁华与景象。
  • 今日无云空见沙:现实的残酷,今时的荒凉,只有无尽的沙土映入眼帘。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强化了孤独感。
  • 意象:羊马、雁门关、云中郡等意象,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边塞图景,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人迹稀少的荒原的感慨,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带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意象分析

  • 羊马:象征边疆的生活和自然状态。
  • 雁门关:象征边防与历史的印记。
  • 云中郡:象征昔日的繁华与人文气息。
  • :象征荒凉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雁门关”位于哪个省份?

    • A. 山西
    • B. 陕西
    • C. 甘肃
    • D. 河北
  2. 诗人回忆中的“云中郡”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的荒凉
    • B. 昔日的繁华
    • C. 诗人的故乡
    • D. 自然的美丽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故乡的怀念
    • B. 对历史的追溯
    • C. 对爱情的思考
    • D. 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昌龄《出塞》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边塞景象,以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胸怀壮志与对未来的期待。
  • 王昌龄《出塞》:通过战士的视角反映边塞生活,展现出战争的悲壮与愁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 山居 春日偶作 陌上暮春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秋原寓目 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 与崔十五同访裴校书不遇 酬韦胄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洞无物 朱衣使者 生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攴字旁的字 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南面称尊 撒羹 片字旁的字 制样 义度 造田 包含桢的词语有哪些 用非所学 饮冰茹蘖 平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