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9:28
钱塘渡口
施肩吾 〔唐代〕
天堑茫茫连沃焦,
秦皇何事不安桥。
钱塘渡口无钱纳,
已失西兴两信潮。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渡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天堑”是指大江大河,宽阔无边,与沃土相连;而“秦皇”则是暗指历史上的帝王,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满。诗人在这里感叹,钱塘渡口已经没有人来过渡,失去了往日的繁荣,甚至连西兴的潮水也不再如昔日般汹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变迁而闻名。施肩吾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困苦,诗人借钱塘渡口的景象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失落感。
《钱塘渡口》通过描绘钱塘江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强烈的情感。诗的开头“天堑茫茫连沃焦”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钱塘江的壮丽和浩瀚,然而在这壮阔的自然景象中,却隐含着一种失落和忧伤。接着,提到“秦皇何事不安桥”,暗示了政治的不安定与动荡,历史上的帝王也无法安定这片土地。
“钱塘渡口无钱纳”,则直接揭示了经济的衰退,曾经的繁忙景象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而“已失西兴两信潮”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潮流的变化,西兴的潮水再也无法涌现,象征着社会的衰退和变化。
整首诗以景喻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天堑茫茫连沃焦”:
“秦皇何事不安桥”:
“钱塘渡口无钱纳”:
“已失西兴两信潮”: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的忧虑,展现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堑”指的是什么?
“钱塘渡口无钱纳”表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秦皇”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施肩吾的《钱塘渡口》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苦难,而施肩吾则更关注经济的衰退与社会的变化,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