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华十咏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46:06

诗句

天开梵劫启传灯,灵境从来有废兴。

共说鉴师为六祖,信知智药亦神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06

原文展示

南华十咏 其二
天开梵劫启传灯,
灵境从来有废兴。
共说鉴师为六祖,
信知智药亦神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天地之间,佛法的启示如同传递光明的灯火,灵性的境界从古至今总有兴衰变化。大家都称赞鉴师为六祖,而实际上,信仰与智慧的药方也是一位神圣的僧人。

注释

  • 天开:指天地的开启,象征佛法的启示。
  • 梵劫:梵音和劫数,意味着一种时间的周期或佛教中的教义。
  • 传灯:传递光明,比喻传承智慧和佛法。
  • 灵境:灵性的境界,指心灵的境界或境界的变化。
  • 鉴师:指的是鉴真大师,历史上著名的高僧。
  • 六祖:指的是禅宗的六祖慧能。
  • 智药:智慧的良药,象征智慧与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渐逵,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佛教思想,风格平和而深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高峰期,诗人通过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反思,表达了对灵性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天开”和“传灯”呈现了佛法的启示,暗示着灵性的觉醒与智慧的传承。诗人提到“灵境从来有废兴”,表明了在历史的长河中,灵性的境界有起有落,反映了佛教思想中的无常观念。接着,诗人提到了鉴师和六祖,显示了对禅宗历史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指出信仰和智慧的药方同样重要,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更加深刻。全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宁静的智慧,带给读者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开梵劫启传灯”:开天辟地之际,佛法的光芒被点亮,象征着智慧的传承。
  • “灵境从来有废兴”:灵性的境界是动态的,从古至今都有变化。
  • “共说鉴师为六祖”:大家都认为鉴真是六祖,但实际上还有更多值得尊敬的高僧。
  • “信知智药亦神僧”:信仰本身是一种智慧的药方,真正的僧人是那些能够传递智慧的人。

修辞手法

  • 采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天开”与“传灯”形成对照,象征光明与启示。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佛教智慧的传承与灵性的觉醒,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信仰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宇宙与佛法的启示。
  • :象征智慧的传承。
  • 灵境:象征心灵的状态,与佛教的内省思想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开梵劫启传灯”中的“灯”象征什么?

    • A. 知识
    • B. 智慧
    • C. 光明
    • D. 信仰
  2. 诗中提到的“鉴师”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释迦牟尼
    • B. 鉴真
    • C. 六祖慧能
    • D. 达摩
  3. “灵境从来有废兴”是什么意思?

    • A. 灵性只有兴盛没有衰落
    • B. 灵性的境界有起有落
    • C. 灵性永恒不变
    • D. 灵性与时间无关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渐逵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对宇宙与灵性的思考,但王渐逵更侧重于佛教的智慧与传承,而李白则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传》
  •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点绛唇(南昌送范帅) 浣溪沙(政和壬辰正月豫章龟潭作,时徐师川、洪驹父、汪彦章携酒来作别) 八声甘州(中秋前数夕,久雨方晴)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 蓦山溪(王明之曲,芗林易置十数字歌之) 满庭芳(岩桂芗林改张元功所作) 鹧鸪天(番禺齐安郡王席上赠故人) 鹧鸪天(寿太夫) 蝶恋花 蝶恋花(和曾端伯使君,用李久善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冲西撞 溪甿 彐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罗裙 世轻世重 鼎字旁的字 毁家纾难 蹑躤檐簦 判若黑白 齒字旁的字 蠓烟 百战无前 龙字旁的字 故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