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29:06
昨见满园丰,今朝尽秃丛。
花枯疑带雪,叶老那禁风。
送酒羞陶令,登台恼杜公。
何当逢泰运,苗秀日菁葱。
昨晚我看到满园的菊花盛开,今天却已枯萎成秃丛。
花儿枯萎,似乎带着白雪,叶子衰老,怎能抵挡风的侵袭?
送酒给陶渊明怕他羞愧,登高台却让人恼怒杜甫。
什么时候能遇到好时运,万物生机勃勃,像葱郁的草木一样繁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锦(约1550—1626),明代诗人,生于浙江,工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作者以菊花的盛衰象征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变化,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时运不济的感慨。
《菊 其一》通过对菊花从盛开到凋零的描绘,表现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主题。开篇用“昨见满园丰”与“今朝尽秃丛”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之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接着,诗人通过“花枯疑带雪,叶老那禁风”进一步加深这种情绪,白雪与枯叶的意象暗示着生命的凋零与时间的无情。
诗中提到的“送酒羞陶令,登台恼杜公”则是对两位著名诗人的提及,陶渊明的隐逸与杜甫的忧国情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嘲的情绪。最后的“何当逢泰运,苗秀日菁葱”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菊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人生态度的体现,蕴含了诗人对生存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菊花的枯荣象征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昨见满园丰”前后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诗中“何当逢泰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