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43:56
《赠刘升之蛰龙岩》
作者:胡槻 〔宋代〕
东望尧山西舜宫,
山人名姓不求通。
蛰岩侧畔蘧庐子,
即是巢由住个中。
向东望去是尧山,向西则是舜宫;
这里的山人名姓不求名声显赫。
在蛰龙岩旁边的蘧庐居所,
正是巢由隐居的地方。
作者介绍:胡槻,生活于宋代,具体生平资料不详。其诗作多描绘山水、隐士生活,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圣贤的崇敬,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憧憬。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表现了隐士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开篇即提到尧山和舜宫,暗示着对古代圣贤的崇拜和理想。诗中“山人名姓不求通”一句,呼应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他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接着,诗人提到的“蛰岩侧畔蘧庐子”,描绘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象征着隐士的居所,给人一种安详、和谐的感觉。最后一句“即是巢由住个中”则引出了对于昔日圣贤的追念,强调了理想人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水之间的隐士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节奏平缓,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的空间,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传达出一种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尧山和舜宫分别象征什么?
A. 名利
B. 德行与理想的统治
C. 战争
“山人名姓不求通”中“山人”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隐士
C. 官员
诗中的“巢由”是谁的象征?
A. 诗人自己
B. 现代隐士
C. 古代贤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较,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胡槻更强调古代圣贤的理想人格,而陶渊明则更注重田园的自然风光和个人的内心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