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0:16
重题多景楼
作者: 郑思肖 〔宋代〕
无力可为用,登楼欲断魂。
望西忧逆贼,指北说中原。
粮运供淮饷,军行戍汉屯。
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无能为力的无奈,登高望远令他心绪纷乱。他向西方忧虑敌贼的侵扰,指出北方的中原地区局势不稳。粮草运输保障淮河的军饷,军队在汉地驻守。诗人感叹,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统一天下,恢复正义的乾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思肖是宋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理想追求。他的诗风简洁而富有情感,常常表现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身处战火之中,心系国家的命运,抒发了对未来的期望与无奈。
《重题多景楼》是一首充满悲愤与理想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楼时的心境,展现了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注。开篇便以“无力可为用”自述无奈,这种情感在整个诗中贯穿始终。接着,诗人用“望西忧逆贼”表达对西方敌人的忧虑,显示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心。
“粮运供淮饷,军行戍汉屯”则揭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生活的艰难,诗人通过对军队后勤保障的描绘,传达出对国家势力分散的忧虑。最后一句“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统一大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深切期盼。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理想追求,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感与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以及对统一理想的渴望,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国家的情感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表现?
A. 直接叙述
B. 通过景象描写
C. 通过内心独白
D. 通过历史典故
“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能安享太平
B. 渴望实现统一大业
C. 期望个人荣华富贵
D. 希望与敌人和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郑思肖的《重题多景楼》,感受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