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8:33:17

诗句

小山戢戢盆池浅。

芳树阴阴转。

红阑干上刺蔷薇。

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绣裙斜立腰肢困。

翠黛萦新恨。

风流踪迹使人猜。

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17

原文展示

小山戢戢盆池浅。芳树阴阴转。
红阑干上刺蔷薇。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绣裙斜立腰肢困。翠黛萦新恨。
风流踪迹使人猜。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白话文翻译

小山静谧,水池也不深,芳香的树木在阴影中摇曳。
红色的栏杆上攀爬着蔷薇,蝴蝶在花间飞舞,时而停留在两三枝上。
身着绣裙的女子斜倚而立,腰肢显得有些疲惫。
浓翠的黛眉映衬着她心中的新愁。
她那风流倜傥的踪迹让人猜测,等到斗鸡的时节过去,她也许会回归。

注释

  • 戢戢:形容小山静谧的样子。
  • 盆池:指一个小水池,通常用于装饰。
  • 芳树阴阴转:芳香的树木在阴影中摇曳,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 红阑干:红色的栏杆,点缀着景色。
  • 刺蔷薇:蔷薇在栏杆上攀爬,暗示了美丽与危险的结合。
  • 蝴蝶飞来飞去:蝴蝶象征着美好与短暂。
  • 绣裙:指女子的华丽服装。
  • 翠黛:形容女子的眉毛,色彩浓艳。
  • 新恨:内心的愁苦与不满。
  • 风流踪迹:形容女子的风采与魅力,让人猜测其过往。
  • 斗鸡时节:指特定的节令,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间情感。陈克的作品多涉及爱情、自然以及人生哲理,深受当时文人和普通百姓的喜爱。

创作背景

《虞美人 其二》创作于一个典雅的环境中,可能是诗人受到了春日景色的启发,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诗。作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女子情感的细腻观察,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静谧与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山与水的相得益彰,树木的阴影在阳光下摇曳,传达出一种恬静的美感。红色的栏杆和蔷薇的意象相互辉映,象征着美丽与爱情的脆弱,蝴蝶的飞舞则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短暂。

随着诗意的发展,女子的形象逐渐清晰,绣裙的描写突显了她的华丽,但“腰肢困”则暗示了她内心的疲惫与苦恼。翠黛环绕的“新恨”表现出她的愁苦与不满,令人心生怜惜。最后一句“风流踪迹使人猜”则传达了对她过去情感的猜测与想象,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感。

整个诗作充满了对春日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情感的思考与渴望。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山戢戢盆池浅

    • 描绘了小山的静谧与水池的浅显,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2. 芳树阴阴转

    • 形容芳香的树木在阴影中摇曳,暗示生机与活力。
  3. 红阑干上刺蔷薇

    • 红色栏杆上的蔷薇,象征着美丽与爱情的脆弱。
  4. 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 蝴蝶在花间飞舞,增添了生动的气氛,象征生命的短暂。
  5. 绣裙斜立腰肢困

    • 描绘女子的华丽服装和她的疲惫,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
  6. 翠黛萦新恨

    • 翠色的眉毛映衬着她的新愁,表现出她心中的不满与愁苦。
  7. 风流踪迹使人猜

    • 形容她的风采与魅力让人猜测,增添了神秘感。
  8. 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 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山与盆池的静谧比作宁静的内心世界。
  • 拟人:树木的阴影与蝴蝶的飞舞赋予自然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使得整首诗具有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诗人在自然与情感中找到了一种和谐的平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山:象征宁静与稳重。
  • 盆池:代表生命的源泉与纯净。
  • 芳树:象征青春与生命力。
  • 蔷薇:美丽与危险并存的象征。
  • 蝴蝶:生命短暂与美好的象征。
  • 绣裙:华丽与诱惑的象征。
  • 翠黛:美丽与内心愁苦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阑干”上有什么植物?

    • A. 玫瑰
    • B. 蔷薇
    • C. 芍药
    • D. 兰花
  2. “翠黛”指的是?

    • A. 头发
    • B. 眼睛
    • C. 眉毛
    • D. 衣服
  3. 诗中提到的“斗鸡时节”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3.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虞美人 其二》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涉及爱情与自然,但《如梦令》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虞美人 其二》则兼顾情景与情感的交融。
  • 风格:李清照的诗风更加婉约,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陈克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典雅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洛中即事 过骊山 送元稹西归 送刘禹锡 奉使蓟门 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 哭吕衡州八郎中 南阳道中作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岁晚喜远兄弟至书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字头的字 老郎 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取我与 病字头的字 拒逆 剪扑 造谤生事 恋酒迷花 鬲字旁的字 宁觐 包含灵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袖手傍观 又字旁的字 郑琴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