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嘲伏挺诗》

时间: 2025-04-29 16:10:13

诗句

传闻伏不斗,化为支道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0:13

原文展示:

传闻伏不斗,化为支道林。

白话文翻译:

据说伏不斗这位神仙,最后化身为支道林。

注释:

  • 伏不斗:传说中的神仙,常被视为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
  • 支道林:传说中的一位高人,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追求道教理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之遴,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生平少有记载,但其作品在当时文人中有一定影响力。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促使他们寻求隐逸与精神的寄托。

诗歌鉴赏:

《嘲伏挺诗》通过简短的两句诗,表达了对伏不斗这一传奇人物的嘲讽与批判。诗中提到的“伏不斗”象征着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而“化为支道林”则暗示着对消极隐逸生活的讽刺。诗人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了对当时社会上那些理想与现实脱节的士人的不满,表现了对正面积极生活态度的追求。

诗中的“传闻”二字,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感,也使得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变得模糊,更加增添了诗的讽刺意味。整首诗在字数不多的情况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视角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闻伏不斗:开篇即引入传说,给人以神秘感,暗示后文的故事。
  2. 化为支道林:结尾使用“化为”一词,表明一种彻底的转变,同时也带有对这种转变的讽刺意味。

修辞手法

  • 比喻:伏不斗化身为支道林,象征着逃避现实的隐士生活。
  • 对仗:诗句简洁而有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传说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对当时隐逸文化的批判,提倡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伏不斗:隐喻那些逃避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 支道林:象征隐士生活,意味着与世隔绝,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伏不斗是哪个时代的传说人物?

    • A. 唐代
    • B. 南北朝
    • C. 宋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支道林象征什么?

    • A. 积极参与社会
    • B. 隐居与世隔绝
    • C. 追求名利
    • D. 追求知识

答案

  1. B. 南北朝
  2. B. 隐居与世隔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隐逸的生活,但更偏向于对自然的赞美。
  • 陶渊明《归园田居》:强调了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宁静,与刘之遴的讽刺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南北朝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 月晦忆去年与亲友曲水游宴 送终 仙人祠 伤逝(此后十九首,尽同德精舍旧居伤怀时所作) 暮相思 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 送宫人入道 题石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筑底 月字旁的字 隔阳 三瓦四舍 户字头的字 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泓涵演迤 包含料的成语 厄字旁的字 破甑生尘 富贵荣华 编録 燔溺 黍字旁的字 示短 望门大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