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37:24
游善权山留题三首 其一 乾洞
作者: 陈克 〔宋代〕
神仙何时开,中虚仰萦盘。
呀然九地低,怪此天壤宽。
窈窅辟琼户,璁珑缀珠鬘。
阴道差险绝,真形谢雕剜。
阆风安在哉,突兀浮云端。
天高鬼神恶,欲往良独难。
空飞遽未暇,穴处如何安。
相将三重茅,势面玄都坛。
仙田满嘉植,玉彩长阑干。
心空腹自实,宁计米盐残。
神仙什么时候才能显现,
我在空灵的空间中仰望着盘旋的云。
忽然感觉大地低矮,
怪只怪这天地竟如此宽广。
幽深的山洞敞开了琼瑶的门户,
璀璨的珠宝装点着美丽的头饰。
幽暗的道路险峻难行,
真实的境界难以雕刻描摹。
阆风在哪儿呢?只见云层高悬。
天高得让鬼神都感到厌恶,
想要前往却独自艰难。
空中飞翔匆匆忙忙,
在洞穴之中如何安息?
我和朋友一起搭建草屋,
面对着神秘的玄都坛。
仙田上满是美好的植物,
玉石般的彩色栏杆高耸。
心灵空灵,肚腹却充实,
宁愿不去计较米盐的残余。
作者介绍:陈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飘逸的风格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与神秘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游览善权山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神灵、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洞的神秘与自然的壮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充满了道教的哲思,体现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烦恼的超脱。开头两句设问,表达了对神仙显现的期待,接着通过“九地低”和“天壤宽”的对比,展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后面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山洞的幽深和美丽,似乎在寻觅一种超凡的体验。最后的几句则回归到现实,虽然内心空灵,但仍需面对生活的琐碎与现实的贫乏,形成了一种哲理上的矛盾与统一。整首诗以自然与人心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玄都坛”指的是什么?
A. 山的名称
B. 道教的圣地
C. 诗人的故乡
D. 仙女的居所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心空腹自实”表达了诗人对与的思考。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极度追求?(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超凡的境界,而王维的《终南山》则通过山水与隐逸生活的结合,展现了更深的哲思。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与陈克的《游善权山留题三首》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