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05
袁涣当年死亦甘,云长平昔竟何贪。
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
袁涣当年死得心甘情愿,关云长昔日为何会贪求权位?
刘巴、项领的志向刚硬如铁,却也只能随大流来拜武担任。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咏史、抒怀见长,风格典雅,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
此诗作于动荡的三国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思考,尤其是对忠义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探讨。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忠义与贪婪之间的对立。诗中提到的袁涣、关云长、刘巴、项领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陈普借用他们的事迹,引发对忠诚与权力欲的深思。袁涣的死是出于对理想的坚持,而关羽的贪求则让人反思忠义的背离。刘巴与项领尽管志向刚硬,却最终只能随波逐流,反映出在权力面前,个人理想的渺小与无奈。这种对历史人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与矛盾。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历史人物的忠义与人性中的贪欲,揭示了在权力和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袁涣为何而死?
A. 为权力
B. 为理想
C. 为财富
D. 为名声
关云长在诗中被认为是什么?
A. 忠义之士
B. 贪婪之人
C. 无能之辈
D. 先知
刘巴和项领的志向如何?
A. 随波逐流
B. 刚如铁
C. 贪图享乐
D. 不理世事
答案: 1.B,2.B,3.B
与王维的《送别》对比,陈普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评析,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