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韵留别》

时间: 2025-04-27 14:58:45

诗句

易水兴歌泪欲弹,孤舟残烛梦阑珊。

篷窗寥落凭谁慰,歧路萧条强自宽。

碧草寒烟江上画,野蔬村酒客中餐。

更怜此夜溪前月,愁杀离人不忍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45

原文展示:

和韵留别
作者:性道人 〔清代〕
易水兴歌泪欲弹,孤舟残烛梦阑珊。
篷窗寥落凭谁慰,歧路萧条强自宽。
碧草寒烟江上画,野蔬村酒客中餐。
更怜此夜溪前月,愁杀离人不忍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伤感和孤独。诗的开头描绘了在易水边的歌声和即将流下的泪水,孤舟上微弱的烛光映照着梦中的迷离。窗外寥落的景象,没有人来安慰自己,面对萧条的岔路,心中却强自宽慰。接着,描绘了江上碧绿的草地和寒烟,如同一幅画;村中的野菜和酒,勾勒出简单的生活。最后,作者更感慨此夜溪前的明月,忧伤的离人让人不忍直视。


注释:

  • 易水:指易水河,古代著名的离别之地,常用来象征离别。
  • 残烛:指微弱的烛光,象征孤独和无助。
  • 阑珊:迷离的状态,形容梦境的模糊和不真实。
  • 篷窗:指船上的窗户,暗示漂泊之感。
  • 歧路:岔路,象征人生的选择与迷茫。
  • 碧草寒烟: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愁杀:形容极度忧愁,心情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性道人,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或亲人的不舍之情。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离别成为常态,诗人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和韵留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诗人借用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深刻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易水兴歌泪欲弹”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易水的歌声与泪水交织,隐喻着古今离别的共鸣。孤舟和残烛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孤独的夜晚,烛光微弱,梦境朦胧,令人感到无比凄凉。

接下来的“篷窗寥落凭谁慰”,诗人似乎在自问,寥落的窗外,谁能给予安慰?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映。歧路的萧条和强自宽慰,显示了人在困境中寻求自我安慰的矛盾心理。

“碧草寒烟江上画,野蔬村酒客中餐”,这一联以自然的美景和乡村的生活为背景,似乎在提醒诗人,尽管生活简单,但也有其美好之处。然而,这种美好在“更怜此夜溪前月”的情感中被打破,月光照耀下,诗人对离人的思念愈发浓烈,愁苦的情感让人不忍直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易水兴歌泪欲弹:在易水边上,歌声激荡,泪水欲流。此句引入主题,直接表达离别的情感。
  2. 孤舟残烛梦阑珊:孤舟摇曳,烛光微弱,梦境模糊,显示出孤独与无助。
  3. 篷窗寥落凭谁慰:寥落的窗外,谁能来安慰我?表达孤独与无奈。
  4. 歧路萧条强自宽:面临岔路的萧条,心中却努力自我宽慰,反映内心的矛盾。
  5. 碧草寒烟江上画:江边的草地和寒烟如画,带来一丝宁静与美好。
  6. 野蔬村酒客中餐:村中的野菜和酒,描绘了简单的生活场景,增添了人情味。
  7. 更怜此夜溪前月:更让人怜惜的是,夜晚溪边的明月,勾起离愁。
  8. 愁杀离人不忍看:离人的愁苦令人不忍直视,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草寒烟”比喻江边的自然风光,含蓄而美丽。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篷窗寥落”,赋予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诗人在离愁别绪中寻找自我宽慰,体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对情感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易水:象征离别和悲伤,是古代离别的象征。
  2. 孤舟:代表孤独与漂泊的生活状态。
  3. 残烛:象征微弱的希望和无助。
  4. 碧草寒烟:自然景象,象征宁静与美好。
  5. 明月:象征思念与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不表达离愁别绪? A. 易水兴歌泪欲弹
    B. 野蔬村酒客中餐
    C. 孤舟残烛梦阑珊

  2. “篷窗寥落凭谁慰”的意思是? A. 窗外美丽的景色
    B. 谁能来安慰我
    C. 生活的简单快乐

  3. 诗中提到的“易水”象征什么? A. 乡村的宁静
    B. 离别和悲伤
    C. 自由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希望的寄托。
  • 《离骚》:屈原的作品则是在悲伤中带有对命运的抗争,情感更加激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春寒效李长吉体 汉宫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 千叶红梨花 留题南楼二绝 其二 渔家傲 答圣俞 刘丞相挽词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皿字底的字 世喧 長字旁的字 书经 扶摇而上 减灶之计 香字旁的字 麒麟殿 自字旁的字 乡土文学 言必有物 包含误的词语有哪些 釜中生尘 啴谐 问柳评花 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