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45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
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
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
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
老朋友能够热情款待客人,手里举着蜡烛与我们聚会。
家中为朋友准备的酒已喝光,心中因书法和墨迹而疲惫。
夜晚寒冷,腊酒渐渐被饮尽,霜冷的天气让我穿上厚重的绨袍。
醉卧在西窗下,时不时听到高空中传来的雁鸣声。
“秉烛会吾曹”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雅士在冬夜聚会时,常常点蜡烛以照明。古代冬夜聚会的场景常常涉及饮酒作诗,借此表达情谊与才情。诗中提到的“雁响”,则常被视作时节变迁的标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清丽见长,常表现出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季的一个夜晚,诗人与友人梁十三相聚,共同品酒作诗,回忆往昔。诗中的寒冷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在冬夜的温暖中愈加显现。
《冬夜宴梁十三厅》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聚会的温馨场景,透过对话语与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篇“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自然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与珍惜之情,蜡烛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冬夜,也象征着友情的温暖。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透过“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付出。诗人在聚会中,虽然因饮酒而醉卧,却也时常被冷冽的霜气和高空的雁鸣所唤醒,这样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温暖又孤寂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在描写中展现出一种冬夜的静谧与思索,诗人虽然身处欢乐的聚会中,却也难以忘怀外界的寒冷与孤独。这种矛盾的情感让诗歌更加丰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生活的感悟,在冬夜的寒冷中,友人的陪伴如同温暖的火焰,驱散了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翰墨”主要指什么?
A. 酒
B. 文房四宝
C. 朋友
“夜寒销腊酒”中的“销”字意为?
A. 消失
B. 变冷
C. 饮尽
诗中提到的“雁响”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自然的变化
C. 饮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对比,二者均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冬夜宴梁十三厅》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情感的交流,而《鸟鸣涧》则在自然中渗透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哲思。